小说下载尽在http://www.bookben.cn - 手机访问 m.bookben.cn--书本网【lvlv】整理 附:【本作品来自互联网,本人不做任何负责】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! 大故宫 大故宫 第一部分 燕王装疯 新年第一天,永乐皇帝朱棣身着龙袍,端坐在奉天殿(太和殿)的宝座上,接受百官朝贺,庆祝新年的到来,也庆祝新落成的皇宫——紫禁城宫殿正式启用。这一天是大明永乐十九年(1421年)正月初一。从这一天开始,北京正式升格为明朝的都城,南京则成为陪都!从这一天开始,大明皇宫正式登上历史文化的舞台! 要了解“大故宫”,先要从了解“永乐迁都”开始,而要了解“永乐迁都”,就要从“燕王装疯”说起。 堂堂燕王,为何装疯?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第4子,朱元璋称帝时朱棣才8岁。他11岁被封为燕王,17岁娶开国元勋、大将军徐达的长女徐氏为王妃,21岁带领护卫军官兵5770人离开南京,就藩北平。燕王府在故元大都皇太子居住的隆福宫,位置在今中南海。23岁时父皇选派高僧道衍(姚广孝)和尚为燕王随侍。 紫禁城的“总设计师”,明成祖朱棣 洪武三十一年(1398年),朱元璋死。这时皇太子朱标已先死,朱标之子朱允炆(wén)以皇太孙嗣继皇位,改年号为建文,史称建文帝。朱允炆继承皇位时22岁(时燕王朱棣39岁)。他生长在皇宫,少年聪颖,会念书,懂礼仪,很听话,是个乖孩子,但他缺少社会经验,更缺乏政治谋略。 建文帝感觉到威望不高,皇位不稳,担心叔王权势过大,威胁皇权,于是听信兵部尚书齐泰、大臣黄子澄的话,削夺藩王,强化皇权。从哪儿动手呢?俗话说:“吃柿子先拣软的捏。”他先惩治五王——以兵袭开封,将周王废为庶人;转过手来,又废岷王;湘王胆小,“阖室自焚”;齐王被削,成为平民;代王被囚,高墙圈禁。对燕王朱棣,他也有所试探。本来,燕王府邸在元朝旧宫,规模自然比别的王府大,如今建文帝却翻起老账,指责燕王府邸“越分”。朱棣上书辩解说:“《祖训录·营缮》条云,明言燕因元旧,非臣敢僭越也。”燕王朱棣打出皇父的“祖训”,来回答皇侄建文帝的指责,算是躲过一劫,但他仍感觉到了政治风浪的险恶。为稳住朝廷,再图良策,他心生一计——装疯! 朝廷从南京派官,前来北平察看燕王朱棣的动静。一到燕王府,接待的不再是从前那位堂堂威武的燕王,而是一个疯疯癫癫的狂人朱棣。北平三伏,挥汗如雨,可是燕王身上穿着破棉袄,围着火炉,蓬头散发,哆里哆嗦,嘴里大喊:“冷啊,冷啊!”他理智紊乱,满口胡言。使者一见,扭头就走,回南京报告说:燕王疯了,不足为患!但有的大臣不信,认为朱棣是装疯。于是朝廷派官到燕王处再探。 这次,燕王干脆把戏演到了厅堂之外,在大街上呼喊乱走,抢夺酒食,狂言乱语,躺在泥地,满脸污垢。使臣回到南京报告说:燕王真的是疯了!这下朝廷不再怀疑,暂时对燕王放松了警惕。透过燕王的“王府装疯”,可以看出朱棣是一位胸藏大智慧、大谋略的政治家,可谓能屈能伸、大智若愚。相比之下,年轻气盛的建文帝却根本不是这位皇叔燕王朱棣的政治对手。 朝廷使臣走后,朱棣回到王府,找来道衍,共同谋划。 道衍俗名姚广孝,江苏长洲(今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)人,生于1335年,卒于1418年。他14岁出家,修禅理,悟性高,通儒道,谙韬略,习兵法,工诗画,受朱元璋指派,侍随燕王朱棣。燕王同道衍共同谋划举兵大事,但事关天机,属绝对机密,需要彼此试探,以明隐秘心意。《长安客话》记载了一个故事:一天特冷,道衍陪燕王吃饭。酒席之间,二人对话—— 朱棣说:“天寒地冻,水无一点不成氷!” 道衍答:“国乱民愁,王不出头谁作主!” 朱棣话的字面意思是:虽然天寒地冻,但是“水”字缺一“点”,就不成“氷”(冰)字——“氷”与“兵”谐音,言外之意,就是“起兵如何”? 道衍话的字面意思是:国家混乱、庶民愁苦,此时“王”字的一竖若不出头(加一点),怎么能成为“主”字呢!这分明是鼓励燕王朱棣起兵“出头”,做天下之“主”。 对坐饮茶,经过试探,两人所想,暗自合掌。于是,秘室策划,刻期起兵。燕王起兵之时,狂风暴雨,房瓦坠地。朱棣大惊,脸色骤变。道衍说:大吉祥啊!飞龙在天,从以风雨;灰瓦坠地,将换黄瓦。(《明史·姚广孝传》)燕王转惊为喜,师向南京,征战四年,夺取帝位。 朱棣挑战皇位,事关江山社稷,更要争取民心。他借用汉朝“清君侧、诛晁错”的历史经验,打出“靖难”的旗号,就是宣称国家有难,奸臣齐泰、黄子澄之流当道,所以要带兵来拯救国难、靖安社稷。建文元年(1399年),燕王朱棣在北平起兵,时年40岁。靖难之役,血战四年,惨烈非常。最后,朱棣率军攻入南京,以武力从侄子手中夺取皇位,成为大明朝的第三任皇帝。据《明实录》载,建文帝于城破后自焚而死,一说由地道出逃——出家为僧,还有说流亡海外,成为历史疑案。 血色诏书 朱棣坐上皇位,要把这个特大喜讯昭告天下。但是,事物有阳,必定有阴。顺利的事情,总有不顺利的一面。永乐帝满心高兴,却惹来一场“血色诏书”风波。 朱棣夺得皇位后,要写诏书,布告天下。事先道衍和尚给他介绍了方孝孺其人其事,并嘱托道:您到了金陵后,杀谁也不能杀方孝孺,“杀孝孺,天下读书种子绝矣”。永乐帝点头应允。 方孝孺(1537—1402年),浙江宁海人。幼年警敏,双眸炯炯,每天读书,数量过寸。他受孟子“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”的训导,“尝卧病,绝粮”。家里人很纳闷,他笑着解释说:“古人三旬九食,贫岂独我哉!”这里“三旬九食”用的是陶渊明《拟古》诗中“三旬九遇食,十年著一冠”的典故,意思是衣食难以自足。孝孺长大后受到了明太祖和建文帝的信用,官至翰林院侍讲学士,给皇帝讲课,并参与机要文件起草,史称其“文章滂沛,议论波澜”。 朱棣即位后,方孝孺被灭十族 燕王兵进南京金川门后,方孝孺被逮,带到燕王面前。朱棣命他起草继位诏书。方孝孺悲恸大哭,哭声震动殿堂。因为有道衍嘱托的话在先,朱棣不顾九五之尊,走下宝座,到方孝孺面前,君臣有了一段对话。 朱棣说:“先生,不必自找苦吃。我要效仿周公辅佐成王啊!” 孝孺说:“成王在哪里?” 朱棣说:“他自焚死了!” 孝孺说:“为何不立成王的儿子呢?” 朱棣说:“他的儿子太小,国家需要年长的国君。” 孝孺说:“为何不立他的弟弟呢?” 朱棣说:“这是我们的家事!” 孝孺说:“我不能起草诏书!” 朱棣说:“这份昭告天下的文书,非先生起草不可!”说完命太监将笔墨纸砚等放在孝孺的面前。 孝孺直对朱棣,不但不写,还将御赐的笔墨掷在地上,又哭又骂,并说:“死即死耳,诏不可草!” 朱棣大怒,忘了(或抛却了)道衍的嘱托,说:“不写,你就不怕诛九族?” 孝孺说:“就是诛十族,我也不能写!” 朱棣以杀其弟相威逼。方孝孺面对胞弟孝友即将临刑而潸然泪下,其弟吟诗道:“阿兄何必泪潸潸,取义成仁在此间。华表柱头千载后,旅魂依旧回家山。” 朱棣大怒,命人以刀抉方孝孺之口,裂至两耳,将其寸磔于市,并诛其十族。十族,就是宗亲九族加上学生。可怜那些与方氏有牵连的读书人,无辜被杀,血染黄泉。史载孝孺口占绝命诗,慨然赴死,气节高昂。清人倪瑞璿诗曰:“碧血一区(ōu)埋十族,青山千古护孤坟。”这表达了后人对方孝孺的崇敬和怀念。 方孝孺不写诏书,还是有人写的。建文四年(1402年)六月十七日,朱棣在金陵皇宫奉天殿即皇帝位,昭告天下。 上面故事反映了一个血腥的现实:永乐新贵族与建文旧贵族之间,进行了一场生与死、天堂与地狱的残酷厮杀——《明史纪事本末》记载:方孝孺之党,坐死者870人;邹瑾之案,诛戮者440人;练子宁之狱,弃市者150人;陈廸之党,杖戍者180人;司中之系,姻娅从死者80余人;胡闰之狱,全家抄提者317人;董镛之逮,姻族死戍者230人等。以上7个案子,牵连2200多人!其中许多人是前朝官员和社会名流!史家对他们称赞道:“忠愤激发,视刀锯鼎镬,甘之若饴,百世而下,凛凛犹有生气!” 永乐迁都 燕王朱棣登极称帝后,陷入极度恐慌之中,甚至做起百日噩梦。他的夺权,不仅遭到建文儒生的抵制,而且遭到建文官员的反抗。 一天,永乐皇帝在南京皇宫迷迷糊糊地做了个白日梦,梦见一个叫景清的人手持宝剑,绕着皇帝宝座跑,想要追杀他。他赶快退避,退得愈快、追得愈快,退得越慢、追得越慢。 景清何许人也?本姓耿,讹姓景,陕西真宁(今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)人,洪武二十七年(1394年)一甲第二名进士(榜眼)。建文帝曾派北平参议景清,从南京到北平,察看燕王府的行动。燕王宴请景清,见他言论明爽,举止清雅,心中大加赞赏。 燕王朱棣攻占南京,夺取皇位后,委任景清,官复原职。景清却“身在曹营心在汉”,八月十五早朝时,怀揣利刃,违制独穿绯(大红色)衣上朝。待朱棣下朝出殿门时,景清突然犯驾,挥起利刃,刺向皇帝(一说被搜出),被御前侍卫擒拿。永乐帝责问,景清答:“欲为故主报仇耳!”且高声谩骂。永乐帝命敲掉他的牙,景清边被敲牙,边破口大骂,口中鲜血喷向朱棣的龙袍。朱棣气急败坏,下令将景清剥皮,揎上草,戴枷锁系在长安门。后朱棣御驾经过长安门,系索忽断,“皮草景清”,趋前数步,状如犯驾。永乐帝大惊,命焚烧之。 随后,永乐帝白天睡觉,梦见景清围绕御座追杀他。惊醒之后,吓出一身冷汗,命诛其族,籍没其乡。永乐帝觉得在南京杀人多、阴气重,实非久留之地。他不愿再以南京为都城,决意迁到自己的“龙兴之地”北平。 礼部尚书李至刚等,遵照永乐皇帝的旨意,在永乐元年(1403年)正月十三日,就明朝迁都一事上奏:北平为皇上龙兴之地,请立北平为京都。永乐帝制曰:“可。”明朝决定迁都北平。 然而,朱棣决定迁都北京,仅仅是因为白天梦见景清犯驾吗?仅仅是因为在南京杀人过多,阴气太重吗?其实如此重大决策,必有更为复杂的考量: 第一,北京是“龙兴之地”,根基稳固。永乐帝认为,北平风水好,成全了他的皇帝梦,而南京有鬼魂犯驾,风水对自己不利。朱棣在北平经营20多年,基础深厚,而南京则遍布前朝遗民,人心不稳,所以,还是回大本营北平为好。 第二,北京是雄险之区,位置重要。北京“北枕居庸,西峙太行,东连山海,南俯中原。沃壤千里,山川形胜,足以控四夷、制天下,诚帝王万世之都也”。当时的故元势力,“控弦之士,不下百万”,严重威胁明朝北方安全。都城设在北京,“天子守国门”,利于北边防务。 第三,北京是居中之地,交通便利。古代交通不便,四方入贡,道里均匀,为联通九州八方,都城位置宜居天下之中。盛明疆土,北到黑龙江入海口和库页岛(今萨哈林岛),南达曾母暗沙,北京的地理位置,约略南北居中。那时候没有汽车、飞机、高铁,交通主要靠陆运和水运——京杭大运河贯通海河、黄河、淮河、长江、钱塘江五条大江河,北京则为这条大运河的起点。 第四,北京是帝王之都,积淀丰厚。北京自辽南京、金中都,到元大都,作为帝都,已绵延400多年。北京历史文化积淀丰厚,有大气象,有帝王气。 所以,永乐帝迁都北京,从当时或从后来看,都是正确、重大的决策。 定都,对于一个政权、一个君王来说,是一件头等大事。当年明太祖朱元璋成了气候,要决定都城,在凤阳、金陵(今南京)、开封、洛阳、西安、北平(今北京)之间犹豫不决。一天,他让群臣写诗表示自己的意见。儒士邓伯言献诗说:“鳌足立四极,钟山一蟠龙。”这诗契合了朱元璋定都金陵的意向。朱元璋在金銮殿上拍案高声朗读这首诗,邓伯言误认为皇帝震怒,自己小命完了,当堂吓得昏死,被抬出东华门时才苏醒过来。 迁都,也同样是惊心动魄的。历来迁都,都极艰难,前朝经验,历历在目。北魏孝文帝以争战为名,胁迫贵族从大同迁都洛阳;金海陵王也是毁掉上京(今哈尔滨市阿城区),逼迫贵族迁到中都(今北京);努尔哈赤从辽阳迁都沈阳,八大贝勒反对,他独自行动,诸贝勒们看老爷子走了,也只好跟着走。 明代奉天殿(太和殿)宝座,是三大殿里地位最尊贵的宝座 从决意迁都北平,到正式定都北京,经过了18年。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:永乐元年(1403年),朱棣下诏以北平为北京;永乐四年(1406年)闰七月,朱棣诏建北京宫殿;永乐七年(1409年)以后,朱棣多次北巡,长期住在北京,而以太子朱高炽在南京监国。永乐十八年(1420年),北京宫殿建成。尔后,朱棣下诏:明年正月初一日,以北京为京师,正式迁都北京,举行庆贺大典。从永乐十九年(1421年)正月初一开始,北京继元大都之后,再次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。北京在元、明、清三代,是全中国的政治中心,而今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。 北京心脏 北京城设计与建设的法宝,用一个字来概括,就是“中”,特别体现为两个关节点:北京皇宫(心脏)和中轴线(脊梁)。这正符合了《吕美人甲春秋·慎势》的说法:“择天下之中而立国,择国之中而立宫。” 明北京城是依照《周礼·考工记》的礼制,在元大都城基础上重新规划和建造而成的一座新的都城。关于都城的规划建造,早在二千年前,儒家经典《周礼·考工记》就规定: “匠人营国,方九里,旁三门,国中九经九纬,经涂九轨,左祖右社,面朝后市。” 这就是说,都城呈方形,每边长九里,旁各开三门。城中的道路,纵横各九条,路宽可以九辆车并行。左翼是祭祀皇帝祖先的太庙,右翼是祭祀土地和五谷之神的社稷坛。前面为皇帝治居的宫殿,后面为人们交易的市场。 初建的北京城分为宫城、皇城、京城三重,后嘉靖年间增筑外城,而为四重城(外城因财力不足,只包南城,未能全包)。外城建成之后,京城又称内城。 北京城池宫殿告成后,明朝官方评论说:“初,营建北京,凡庙社、郊祀、坛场、宫殿、门阙,规制悉如南京,而高敞壮丽过之。” 明北京城的宫殿坛庙之辉煌壮丽,超过了南京,具有天子之都的雄伟气概。北京城分为宫城、皇城、内城和外城四重城: 北京第一重城为宫城。宫城就是皇宫,也称大内,又称紫禁城,是皇帝理政和居住的地方,也是北京城的心脏,所谓的天下之中。按照中国古代对天象的认识,紫微星垣(即北极星)高居中天,永恒不移,众星环绕,是天帝之所居,所以叫作紫宫。皇帝是天帝之子,便用紫宫来象征世上皇帝的居所,而皇帝居住的宫城,宫禁森严如规定:擅入宫城者“杖六十、徒一年”;“持寸刃入宫殿门内者,绞。”因此明清宫城就有了紫禁城之名。这个名称,给皇宫抹上了神秘的色彩。 北京第二重城为皇城。宫城之外套着皇城,分布朝廷办事机构监、局、司、库等,是为皇家服务的地方。皇城周围约18里,四面开7座城门:正南为大明门(清改称大清门),其东转为长安左门,西转为长安右门,中为承天门(天安门),东为东安门,西为西安门,北为北安门(清改称地安门)。皇城的城墙用砖包砌,涂以红色,上面盖着黄色琉璃瓦。我们今天看到的天安门两侧的红墙就是皇城的南城墙。皇城同样被列为禁地,民间百姓,擅自闯入,杖责一百。(万历《大明会典》卷一百六十四) 北京第三重城为内城。皇城之外又套着内城。内城,初称京城,也称大城,嘉靖修外城后便叫内城。在清朝,内城是旗人居住的地方。城周围约45里,城墙高12米,城墙内外,用砖包砌。城墙四隅,建有角楼。城墙的外面,环绕护城河。今北京2号线地铁是在原内城城墙和护城河的位置修建的。内城共有9座城门:南面,中为正阳门(初称丽正门,习称前门),东为崇文门,西为宣武门;东面,南为朝阳门,北为东直门;西面,南为阜成门,北为西直门;北面,东为安定门,西为德胜门。正统年间,九门之外,各立牌楼;内城九门楼建成之后,崇楼峻阁,固若金汤,崔嵬宏丽,焕然一新。 北京第四重城为外城。内城之外,罩着外城。明嘉靖三十二年(1553年),为防御塞外骑兵骚扰,按“城必有郭,城以卫君,郭以卫民”的规制,始筑外城。在清朝实行“旗民分城居住”政策,民人(汉人等)都搬到外城居住。原议修120里,因财力不足,只在南面修了28里,开七座城门:南面中为永定门、东为左安门、西为右安门;东面南为广渠门、北为东便门;西面南为广宁门(清避道光帝旻宁名讳改为广安门)、北为西便门。城墙全用砖包砌,也挖了护城河。 这样,在明清时期,北京四重城——宫城、皇城、内城、外城,宫城为中,层层环卫,界域清晰,等级分明。历史传统,影响至今。 紫微星垣(北极星)名为紫宫,皇帝居所宫禁森严,故称“紫禁城” 我想在这里介绍一个有趣的历史现象。 元大都宫殿布局是以太液池(今中南海、北海)为中心,大内、隆福、兴圣三组宫殿呈“品”字形,夹太液池,形成“太液为主、宫殿为客”的布局。而明北京则将宫城集中在太液池东岸,形成“宫殿为主、太液为客”的布局。 为什么会有如此主客布局的转换呢?这有文化上的原因。草原文化的牧民“逐水草而居”,以牛羊为衣食之源,而牛羊食草而生,草又依水而生,所以水是草原文化的生命。而武力篡夺侄子皇位后迁都北京的朱棣,生长于江南水国泽乡,在北京最缺乏的是安全感,所以把高筑紫禁城的城墙放在首位,太液池则是消闲游憩之地。因此,元大都“太液为主、宫殿为客”与明北京“宫殿为主、太液为客”的布局,是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在城市规划和宫殿布局上的映现。 中轴脊梁(上) 中轴线好比北京的“脊梁”。北京建城,先有中轴线,后有北京城,而皇宫在这条中轴线上,前有“出”后有“靠”,形成中轴线的一个个高潮。 中轴线即子午线,明北京城沿用了元大都城的中轴线,是规划设计中最先确定下来的核心要素。也就是先定中轴线,后建北京城。正如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所言: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。 在明清时期,这条中轴线上,从南到北排列着永定门、正阳门、大明门(大清门)、承天门(天安门)、端门、午门、太和门、乾清门、神武门、地安门等10座最重要的城门,纵贯宫城、皇城、内城;这条中轴线上,矗立着太和殿(奉天殿,皇极殿)、中和殿(华盖殿,中极殿)、保和殿(谨身殿,建极殿)、乾清宫、交泰殿、坤宁宫,即前三宫、后三殿,共6座雄伟的宫殿,全城建筑都以中轴线为基线而对称展开,皇帝的宝座,就安设在中轴线上。这些伟大的建筑,形制体量,平衡对称,结构疏密,壮美谐和,高低错落,井然有序,阴阳之间,不激不随,构成了一幅世间独具的隽美画卷,同时也形成北京中轴线的高潮。 打开明清北京地图,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样一个现象:在皇宫之南,有三个坐北朝南、平面呈“凸”字形的建筑布局,层层递进,在中轴线上形成三个高潮,显示出向前发展的磅礴气势。 第一个“凸”字形的布局,依托宫城向南凸出。北依午门五凤楼,经端门,南望雄伟壮丽的承天门(天安门),东西两侧,各有一道红墙或庑廊围合。两翼分别布置一组对称的建筑群:左祖——祭祀祖先的太庙(今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),右社——祭祀社(土地)和稷(五谷)的社稷坛(今中山公园)。前者,是生命的延续,感恩祖先,因为没有祖先,就没有子孙;后者,是生活的维系,感恩土地及其生长的粮食,因为没有土地和粮食,就没有兆民生命。“左祖右社”按照明清规制,都算在宫城之内。从社会伦理看,这个布局,体现了对生命的敬畏、对自然的敬畏;从建筑格局看,这个布局,既突出了宫城的雄伟气势和帝王的至尊至上,又表现出天之骄子的社会责任。 第二个“凸”字形的布局,依托皇城向南凸出。北依承天门(天安门),中经大明门(大清门),南望正阳门(前门),东有长安左门,西有长安右门,中间为宽阔的御道,两旁有东西向的千步廊,各110间,折而北向,廊房各34间,共288间,连檐通脊,组成巨大的宫前场院,以红墙封围。两侧红墙外面(约今正义路以西、石碑胡同以东、长安街以南、前门以北),对称地布列着中央政府主要官署:左文——吏部、户部、礼部、兵部、工部和翰林院等,右武——中军、左军、右军、前军、后军的五军都督府和锦衣卫等,都在千步廊东西两侧和皇城附近。这个布局,进一步突出了宫城的雄伟气势和帝王的至尊至上,又表现出中央公务区集中办公的特点。 这里就是现在的天安门广场。后来城市发展,拆除宫前广场红色围墙,又加以拓展,成为现今的天安门广场。宫前广场西拓,建了人民大会堂;东拓,建了国家博物馆;南拓,临近正阳门(前门),更增加天安门前的恢弘气势。 第三个“凸”字形的布局,依托内城向南凸出。从正阳门(前门)往南,到永定门,两侧最重要的建筑群是“左天右地”——东面是天坛,西面是山川坛即先农坛。这两组建筑群,天与地、乾与坤,相互对应,彼此对称。这个布局,进一步突出了宫城的雄伟气势和帝王的至尊至上,又表现出天地对应、天人感应的神秘色彩。 以上这三个“凸”字形空间,在皇宫以南,沿着中轴线恢弘展开,高潮迭起,既烘托出皇宫的宏伟气势,更延展了城市轴线的开阔气魄。 故宫前有“三凸”,前面已说,后有“三靠”,下面介绍: 第一“靠”是景山。在皇宫北侧堆土,形成高49米的万岁山(又称煤山,清改称景山),收住宫气,形成皇宫的第一靠。清乾隆十六年(1751年),又在景山五峰上建起五亭——中为万春,左为观妙、周赏,右为辑芳、富览,增添了秀丽的景色,也为我们今天欣赏故宫提供了登高望远之处。 第二“靠”是钟鼓楼。中轴线上的通道,从南到北绵延近8公里,到此打住,收笼城气,形成皇宫的第二靠。 第三“靠”是北城墙,内城北城墙正中不开城门,再守城气,形成皇宫的第三靠。 故宫以北的这“三靠”,还是沿着中轴线恢宏展开,高潮迭起。既收住皇宫的宏伟气势,更挺起城市轴线的空间高度。 中轴线是北京的“龙脊”,钟楼居于“龙脊”端点 中轴脊梁(下) 中轴线体现出中华民族一个沿袭至今的伟大理念,那就是“中正安和”。 北京中轴线,从永定门到正阳门3100米,正阳门到钟楼4648米,全长7748米,过去称15里,现在称约公里。在中轴线上,正阳门,突出“正”——中即是正,正即是中;天安门,突出“安”;太和门,突出“和”,所以,中轴线的主旋律是“中正安和”。“中正安和”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魂,体现着中华文化的精髓,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。 中轴线南北绵延近8公里,体现出中华民族“中正安和”的伟大理念 中与正——北京在全国居中,宫城在北京居中,三大殿在宫城又居中。北京城又是按照都城方正型理论建造的。居中与对称是呼应的。北京的宫殿、坛庙等也多是对称的。在中轴线两侧,从南到北——天坛与先农坛、太庙与社稷坛、日坛与月坛、文华殿与武英殿、东六宫与西六宫、东安门与西安门、东华门与西华门等都东西对称,南北对称的如前三殿与后三宫、中和殿与交泰殿、天安门与地安门等,都对称布局,以求建筑平衡、理念和谐。 安与和——居中对称,讲求安和。 就“安”来说,皇城南门,明为承天门,清改为天安门;皇城的北门,明为北安门,清改为地安门。天和地都突出一个“安”字。总之,皇城六门的天安、地安、东安、西安、长安左、长安右这六座门,都突出“安”。这六个“安”,反映人们的愿望和期待:个人安康,家庭安福,人我安和,自然安顺,社会安泰,世界安宁。社稷江山,讲求谐和。 就“和”来说,宫城外朝的三大殿,明初分别为奉天殿、华盖殿、谨身殿,突出“天”;明嘉靖重修三大殿后,依次改名为皇极殿、中极殿、建极殿,突出“极”。清初重修三大殿后,依次改名为太和殿、中和殿、保和殿。这个由神权的“天”,到君权的“极”,再到社会的“和”,反映出帝制社会虽然发展缓慢,思想理念却在不断进步。还有太和殿前庭院通向东华、西华的两门,东面左顺门(后改会极门,清改名协和门)、西面右顺门(后改归极门,清改名熙和门)——总之,太和、中和、保和三殿与太和、协和、熙和三门,都突出“和”。这六个“和”,反映人们的愿望和期待:个人和悦,家庭和睦,人我和敬,自然和顺,社会和谐,世界和平。 但是,“中正安和”在帝制时代只能是一种理念,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。 总上,明永乐十八年间,兴建宫城、皇城、大城,以中轴线贯穿其南北,展现“中正安和”理念。在中轴线上:南有“三凸”,意境深邃,是起兴之笔;中有宫城,宏伟壮丽,是高潮之笔;北有“三靠”,平实厚重,是收束之笔。坐落在这条中轴线上的明清皇宫,既是北京的中心,也是天下的中心。 承天之门 天安门在国人心目中,不仅有着历史文化之意义,更是北京与中国的地标性建筑。 北京宫城南向有三道大门,就是午门、端门、承天门(天安门)。端门规制与承天门(天安门)相同,端门名称源自传说中天宫南向的大门,主要用来收存皇帝所用旗仗等器物。端门往南就是承天门(天安门)。 承天之门,后称承天门,既是宫城南向的第一重门,又是皇城的正门。承天门(天安门)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(1420年),门的名称是“奉天承运”的意思。承天门初建是木门,天顺年间又建。清顺治八年(1651年)重建后,改为天安门。康熙二十七年(1688年)再次重修。现在看到的天安门,基本上是康熙朝大修后的面貌。 承天门(天安门)雄伟壮丽,金碧辉煌。从建筑上看,承天门(天安门)的高大壮丽,采取六重措施:一是,最下部为米高的汉白玉石须弥座;二是,城楼建在高大城台之上,城台高达13米;三是,城楼用60根朱色巨柱支撑,东西面阔九间,南北进深五间,取《周易》“九五,飞龙在天”之意,象征皇权的“九五之尊”;四是,装饰鲜丽彩画;五是,屋顶重檐、黄琉璃瓦;六是,最上又有龙吻。 历经600年历史的天安门(承天门)既是皇城正门,也是宫城第一道门 承天门(天安门)的基座、城台、巨柱、高楼、殿顶、龙吻,层层加高,叠叠耸起,承天门(天安门)的通高达到米,相当于12层楼那么高。还有,楼前的外金水河水,在桥下缓缓流动,低头看绿水,仰首望楼顶,在古时人看来,仿佛与天承接。作为既是皇城正门,又是宫城第一道门的承天门(天安门),绿水白桥,红墙朱柱,彩画黄瓦,蓝天白云,层层颜色,节节变化,亦动亦静,灿烂辉煌。经过近600年的历史沧桑,天安门仍是中华文化的一颗明珠。 承天门(天安门)等级森严,戒备严密。承天门(天安门)前的金水河上,架起汉白玉石虹桥七座,称外金水桥(内金水桥在太和门前)。中间一座桥稍宽,栏杆的柱头雕蟠龙,桥面只许皇帝通过,俗称“御路桥”;左右两座桥,栏杆的柱头雕荷花,桥面只许王公通过,俗称“王公桥”;再两边的只许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通过,俗称“品级桥”;最靠边的两座普通浮雕石桥,才许四品以下官员等行走,俗称“公生桥”。 承天门(天安门)外金水桥前,装饰着石狮和华表。华表在承天门(天安门)的前后各有一对。十余米高的华表上,满刻着云朵和蟠龙,顶端各雕刻有一只石兽,名叫犼(hǒu),俗称“望天犼”。门北侧的华表,石犼面向皇宫,俗称“望君出”;门南侧的华表,石犼背向皇宫,俗称“望君归”。这里有一个古老的传说:当皇帝深居简出日夜淫乐时,门后的两只石犼就说:“国君呀,你不要长期呆在宫廷里,快出来察看百姓苦难吧!”所以人们给它取名叫“望君出”。当皇帝外出游幸日久不归时,门前的两只石犼就说:“国君呀,你不要长期在外面游逛了,快回来亲理国政吧!”所以人们给它取名叫“望君归”。这个传说反映了百姓期待明君理政的善良愿望。 承天门(天安门)是明清皇帝举行金凤颁诏礼仪的场所。皇帝颁诏时,将诏书放入龙亭内,由御仗导引,从奉天殿(皇极殿,太和殿)起,抬到城楼上。礼部官员在承天门城楼上宣读诏书,听起来仿佛天音一般。文武百官在外金水桥南站立聆听,行三跪九叩大礼。然后礼官将诏书用木制金漆的“金凤”衔下,从城楼上徐徐降下,落在礼官跪接的云盘上,再把诏书放入龙亭内,送到礼部,誊录印刷,布告天下。这就叫做“金凤颁诏”,以显示皇权至尊、神权至上。 但是,到了光绪年间,大清朝气数将尽,天安门前乱象迭生。当时有御史参奏说:在天安门举行金凤宣诏典礼的时候,有的官员不穿官服,有的官员还同身穿“裋(shù)褐”的仆役人等任意喧哗;在西侧值房前面,甚至有官员盘腿而坐,无视颁诏大典,简直不成事体!光绪帝虽下诏查处值班官员,却提振不了日益松懈的朝纲。不过一代人的时间,大清朝灰飞烟灭,天安门的金凤颁诏,从此成为前朝旧事。 大明国门 辽阔的明帝国中,大明门是唯一用国号命名的门,可谓“国门”,是皇朝正统所系。“日月光天德,山河壮帝居。”这副对联用来形容大明门,将皇帝、皇宫、皇朝、皇权推高到了极致。 承天门(天安门)作为皇城正门的时间并不长。乾隆中期以前的大约三个世纪里,皇城的正门,是承天门以南的大明门(清代称大清门,民国称中华门)。清朝入关以后,立即将大明门的牌匾摘下,翻过来刻上“大清门”。相比之下,承天门改名天安门就毫不急切,直到顺治八年(1651年)才下诏。据说民国初年改大清门为中华门时,把门匾摘下,本想翻过来接着用,一看却被清朝抢了先。于是只好另找一块门额,刻上“中华门”三个大字。 大明门是明代唯一用国号命名的“国门”,后更名为“大清门”“中华门” 大明门(大清门)的重要,还可以从其门联看出。这副门联是著名学者解缙写的。解缙(1369—1415年),江西吉水人,洪武进士,是个大才子、大学问家。永乐帝登极,受到重用,参与机务,任翰林学士、大学士,主持修纂《明太祖实录》、《永乐大典》。他的故事后面还要讲,这里特别介绍他为大明门作的一副门联—— 上联是:日月光天德; 下联是:山河壮帝居。 这副对联自然是歌颂皇帝、皇宫、皇朝和皇权的,但就文学层面来说,的确是一副气势磅礴、石破天惊的对联。因为: 其一,大气磅礴。仰望乾天的太阳与月亮,俯视坤地的山峦与江河,立地顶天,气贯寰宇,宏伟博大,无以复加。 其二,语言通俗。苍天对大地,日月对江河,天德对帝居,自然对社会,上下联,五双字,语言朴实,没用典故,简明晓畅,妇孺都懂。 其三,意境高远。日月之明光,山河之壮美,都为衬托大明而存在,将“天德”与“帝居”,扩充到天日之崇高,川流之长远。 然而,《孟子·尽心下》说:“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。”这幅对联将皇帝、皇宫、皇朝、皇权推高到极致。 大明门虽然重要,但规制不高:和承天门(天安门)相比,没有城台,没有重檐,只开三门,平时闭而不开。之所以如此,大概是考虑到大明门居于承天门与正阳门之间,相邻两门,十分高大,中间门低,两边门高——缓和节奏,错落有致,南北平衡,总体和谐。1959年,中华门被拆除,“国门”记忆,日渐尘封。 在几百年前,国门是地位和荣耀的象征,是天朝正统所系,不仅为万民仰望,而且引发过激烈的斗争。下面我讲三个同大明门(大清门)有关的故事。 第一个故事。明嘉靖帝即位时,围绕通行大明门的礼仪,发生了震动朝野的“大礼议”。明正德帝死后无子,按“兄终弟及”的皇位继承制,由他的堂弟朱厚熜继位。朱厚熜是兴献王的儿子,要从湖北安陆(今钟祥)来北京即位,年方十五。礼部按太子即位礼仪,请朱厚熜从东安门进皇城。他说:“皇兄遗诏里是说让我即位当皇帝的,礼部这么说算怎么回事!”他的车驾到城外,就是不进城。礼部没有办法,最后是由大明中门进入,到皇宫登极,年号为嘉靖,就是嘉靖皇帝。 第二个故事。当时,嘉靖帝的父亲已经去世,母亲还健在。朱厚熜年纪小,又孝顺,对群臣说:“至亲莫若父母。”他的母亲也来京到了通州。礼部奏请“圣母至京,宜由东安门入”。走东安门入皇城?嘉靖帝不准;再议由大明门左侧门入,又不从;最后皇帝断然下旨:走大明门正中的门!正僵持着,嘉靖帝的母亲很生气,闹起脾气,拒不入京。嘉靖帝听了,痛哭不止,提出不想当皇帝了,要“奉母归”——母子都回湖北老家去!大臣们吓坏了,最后决定妥协一步:按照嘉靖皇帝的意思办。嘉靖帝的母亲这才从通州启程,由大明门正中门进入皇城,再进入宫城,同当了皇帝的儿子团聚。(《明史记事本末·大礼议》) 第三个故事。清朝在大清门也有故事。清朝后妃和明朝一样,只有皇后大婚时允许走大清门,其他妃嫔只许走紫禁城的后门——玄武门(康熙时改神武门)。相传同治帝的皇后阿鲁特氏和婆母慈禧太后斗气,曾脱口而出说:“媳妇是从大清门抬进来的!”言外之意——您不配!这句话如果属实,一定会深深刺痛慈禧太后的心。后来慈禧太后逼死儿媳,或许这句话埋下了一个祸根。 正阳之门 大明门以南,就是内城正门——正阳门(初称丽正门,俗称前门)。永乐建北京时,正阳门就是京城的南大门。为了防御蒙古入犯,正阳门修筑了包括城楼、瓮城和箭楼在内的完整防御体系。 正阳门城楼居北,城台与承天门一样高大,城楼两层,整座城楼高达42米,是北京城门之最,守城者因此占据居高临下的优势。城台南北上沿各有米高的女墙,用来掩护守城士兵。城台正中只开一个门,门内还有千斤闸,从外部难以攻入。城楼高两层,面宽七间,进深三间;楼顶为重檐歇山顶,灰瓦绿琉璃剪边。 正阳门箭楼居南,是明朝正统年间增建的。箭楼城台比城楼略矮,同样只开一个门,而且门有两重:前为千斤闸(今仍能看到闸板遗迹),上下开闭;后为铁叶大门,左右对开。箭楼本身是一座砖砌的堡垒,上下共分四层,东、南、西三面开射窗,正面有52个,侧面各有21个,射窗共有94个。城楼和箭楼之间由瓮城连通。敌兵一旦攻破箭楼门洞,守军就可以关闭箭楼和城楼的大门,使敌兵进退不能,如同掉入瓮中;然后居高临下,从四面八方合击被围之敌,是谓“瓮中捉鳖”。 正阳门是北京内城的正门 总之,正阳门的设计,处处从军事防御着眼。正阳门的命运,也总是与兵事息息相连。这里主要讲讲明朝崇祯年间,李建泰在正阳门出征的故事。 李建泰,山西曲沃人,官至东阁大学士。崇祯十七年(1644年)正月,李自成军队进逼山西。崇祯帝临朝叹息说:“朕非亡国之君,事事皆亡国之象。祖宗栉(zhì)风沐雨之天下,一朝失之,何面目见于地下!朕愿督师亲决一战,身死沙场无所恨,但死不瞑目耳!”说完痛哭起来。李建泰见状慨然说:“臣家曲沃,愿意用家产充当军饷,不用官家发钱,请求带兵西征!”崇祯帝转悲为喜,给李建泰升官,让他兼督师,赐给上方宝剑,准许便宜行事,还按照他的意思派去了下属。 同月二十六日,在正阳门举行遣将礼,就是出征饯行礼仪。快到正午,崇祯帝登上正阳门楼。卫士东西对列,从午门一直排到正阳门外,虽十分壮观,但虚张声势。皇帝赐宴饯行,亲贵和文武大臣都要侍坐,鸿胪寺派人赞礼,御史负责纠仪,大汉将军侍卫,可谓隆重之至。崇祯帝亲自用金酒壶给李建泰倒了三杯酒,还赐他手敕,上书“代朕亲征”。太监为他披红簪花。宴毕,出征,崇祯帝目送很久才返驾回宫。大明朝的国运,崇祯帝的希望,都寄托在李建泰的一军之上。 可是,李建泰出师不利,才走了几里地,坐的轿子忽然轿杆折断,众人都觉得这是不祥之兆。是日大风扬沙,占卜的卦辞说“不利行师”。这是怎样一支“王师”呢?虽然李建泰调来了得意的下属,甚至西洋人汤若望都随军出征,负责火攻水战,但行军到京南涿州,逃散三千多人。不久“兵食并绌,所携止五百人”。时李建泰军惊闻老家曲沃陷落,家中资财散失一空,预期的粮饷打了水漂。他一急就病了,行动顿时慢下来,每天不过走三十里,手下士兵也纷纷逃散。走到广宗,守城知县一连三天不准李建泰入城。李建泰老羞成怒,下令官兵攻城。城攻破后,杀死乡绅,鞭笞知县。堂堂宰辅重臣兼督师的李建泰,出京第一仗,竟然攻打自家县城,竟然屠杀天朝庶民,竟然鞭笞自家知县,竟然违背出师初衷! 后来,李建泰率军到了保定府,残兵不过数百,请求入城。守城的同知邵宗元等不答应,李建泰就拿出颁赐的印信给他看。邵宗元说:“你获得过天子的厚恩,皇上曾经亲自登上正阳门,赐给你上方剑,还给你倒酒,跟你饯别。如今你不代皇上西征,却要叩关避贼吗?”一番话刺到了李建泰痛处,他大声斥责邵宗元,还举起上方宝剑威胁他。堂堂上方宝剑,出鞘头一遭,竟指忠臣良将!幸好城上有人认识李建泰,这才放他进来,否则李建泰怕重演攻打广宗的闹剧。 不久保定城破,有人说李建泰拔剑自刎未遂被俘,有人说他主动出降,总之明朝大学士兼督师,一转眼成了李闯王的人。是为李建泰第一叛——大明。后来,李自成败走,李建泰摇身一变,成了大清朝的内翰林弘文院大学士。是为李建泰第二叛——大顺。三年后,李建泰因“受赃”罢官回家。后在故明大同总兵姜瓖降清又叛清时,李建泰在家乡曲沃与他遥相呼应。是为李建泰第三叛——大清。顺治七年(1650年)李建泰兵败被擒。这次清廷没有宽容李建泰,而下令把李建泰杀掉。 午门雄姿 进入午门,就进入了紫禁城。 紫禁城占地72万余平方米,城墙高10米,四隅有角楼,城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(俗称筒子河)。除午门外,紫禁城还有三座城门——东华门主要供二品以上(部级以上)官员出入,皇帝遗体出殡时也经过此门;西华门主要供帝后到西苑、西郊各园时出入;北面的玄武门(神武门)主要供帝后到景山、皇后祭先蚕,以及宫中其他人日常出入,清朝每三年一次挑选的秀女也走此门。 午门,坐北朝南,左右城墙向前伸出,平面呈“凹”字形。在高台之上,建有五座门楼——中为正楼,九间,重檐;东西各耸立阙阁两座,互相对应。正楼如凤身,阙阁如凤翅,像凤凰展翅,雄姿壮丽,所以叫五凤楼。 午门正楼形如凤身,阙阁形如凤翅,因此也叫五凤楼 午门的功能是多元的,譬如: (1)出入 午门共有五个门洞,正面开有三个门洞。正面当中的正门,只有皇帝才能出入。皇后在大婚入宫时可以走一次。殿试考中鼎甲的状元、榜眼、探花三人,出来时也可以走一次。其他如亲王、宰相,妃嫔、公主,皇子、皇孙,达官、显宦,都没有这种待遇,只能走两个侧门。其他文武官员,只能走两掖门——两掖门开于两侧的基座,从正面看不见,但从背面可以看见。就是说,故宫午门的门洞,正面看是三个,背面看是五个。大家参观故宫时,可以从正面和背面注意观察一下。午门两侧掖门,平时不开,只有在大朝的日子才开——文官走东掖门、武官走西掖门。 (2)政务 明朝参加御门听政的官员,每日五更前在午门前集合,其他官员每月逢五日在午门前坐班;午门前、端门北的两侧朝房,有六部、六科官员在里面办公或值班。明代皇帝处罚大臣的“廷杖”多在午门前进行。 (3)礼仪 朝廷重大贺礼,官员们要在午门望阙朝拜。遇皇帝举行朝会或大祀,以及元旦(春节)、冬至、万寿(皇帝生日)、大婚等重大节日,都要在午门陈设卤簿仪仗。清代规定每年十月朔日(初一),在午门举行颁发历书仪式,称为“颁朔礼”;明清两代重大战争告捷,在午门举行“献俘礼”。 (4)外事 朝鲜、安南(越南)、暹罗(泰国)、琉球等使臣进贡,礼品由礼部官员,在午门前呈送给皇帝;皇帝给使臣的赏赐,也在午门前领受。事毕,使臣门还可以观瞻午门,以领略皇朝的天威。 (5)防御 门,本来就有防御的功能。午门除一般防御功能之外,还有防御水患的作用,如嘉靖三十三年(1554年)六月、万历三十五年(1607年)闰六月,北京大雨水,午门前水深一尺多,于是关上午门,防止积水漫入宫中。 (6)其他 午门城楼兼做仓库,如清代用于储藏《满文大藏经》的木刻经板等。临时活动,如清初汤若望与杨光先就天文历法争持不下,诏令二人在午门前进行日影观测,由大学士、尚书等验看。午门前有时还是重要的皇家和民间的节庆娱乐场所。我讲两个故事。 第一个是元宵节的故事。永乐年间,明成祖朱棣下令在午门外扎“鳌山万岁灯”,与民同乐。这里我解释一下:鳌,是传说中海里的大龟,或大鳖。李白《猛虎行》诗曰:“巨鳌未斩海水动,鱼龙奔走安得宁。”鳌山灯,古代元宵节一种巨大的灯景,就是把彩灯堆叠成一座山,像传说中巨鳌的形状,所以叫鳌山灯。永乐时的“鳌山万岁灯”,就是将成千上万盏彩灯,堆叠成山形,高十余层,形状像鳌山,用红、黄、蓝、白、绿、紫、青等各种彩色,结扎成灯,五彩缤纷,万众观看,眼花缭乱。 除鳌山灯之外,还有音乐歌舞。午门前,数百伶官奏乐,百艺群工演出,气氛热烈,喧闹异常。到二更时,永乐帝乘坐小轿,由乾清宫出来,到午门观鳌山灯,皇后、妃嫔、太监及大臣们随后,这时笙歌高奏,伎舞翩跹,灯火通明,花炮齐放,观灯活动达到高潮。尔后,皇帝回宫,市民百姓,犹如潮水,四面八方,拥向午门,观看鳌山灯火,共度元宵佳节。 据《皇明通纪》记载:“永乐十年(1412年)正月元宵,上赐百官宴,听臣民赴午门外,观鳌山三日。自是岁以为常。”就是说,从永乐十年开始,京城居民,元宵佳节,到午门前,观看灯火,连续三天。但到清朝,老百姓是不能到午门观灯的。灯节是北京城一年中的热闹节日,市民百姓,架松棚,缀彩缦,悬彩灯,放爆竹,放灯十昼夜。如今北京东城区“灯市口”,是市民买灯、观灯的场所。灯市口的地名,就是由元宵节的灯市而来。 第二个是端午节的故事。明朝人陆容记载:端午日,皇帝在午门外宴请百官,御赐食物粽子等糕点,还象征性地赐两杯酒。吃完粽子、喝完酒之后,品级低的官员退出,级别较高的文武大臣要陪驾去万岁山(俗称煤山),即景山,观看武臣射柳。观完射柳,皇帝还要陪母后到西苑(今中南海、北海),游览内湖,观看龙船,燃放爆竹。后来皇帝下令禁放花炮。正德帝开始罢百官端午宴会。嘉靖后期起,端午节的午门赐宴,就被取消了。 午门廷杖 戏曲小说里,经常有“推出午门斩首”的故事。其实,在北京故宫,既没有在午门斩首的记载,也没有在午门斩首的事实,只有朝廷官员在午门被“杖毙”,也就是遭廷杖打死的记载。 据记载:明代先后廷杖大臣500多人次,死者甚众。最严重的是正德和嘉靖两朝。 第一个故事,发生在正德朝。明朝第十任皇帝、正德帝朱厚照,两岁就做皇太子,十五岁继承皇位,在位十六年,三十一岁死。正德帝行为怪异,很不安分,喜欢游猎,离宫索居,堪称皇帝中的一“怪”。当时,西北有战事,他要御驾亲征,大臣们鉴于“土木之变”明英宗被俘的惨痛教训,坚决反对。他执意孤行,亲自出征,得胜回朝,下诏加封自己为“威武大将军”。他曾微服出巡,到居庸关,守关官员“闭关拒命”,他扫兴而回。于是,他又派亲信去守居庸关,然后深夜微服出关,终于得手。他往西北到过大同、榆林、绥德等地,往江南到过南京、镇江一带。时间少则几个月,最长达一年之久。朝廷没有了皇帝,皇帝的车驾也没有GPS定位,连内阁大学士都不知道皇帝到哪里去了。 正德帝朱厚照很不安分,离宫索居,堪称皇帝中的一“怪” 正德帝的出巡与荒唐,受到官员的谏阻。皇帝动怒,就对谏阻官员实行廷杖。正德二年(1507年)闰正月,廷杖言官艾洪等二十一人于阙下。二月,又廷杖御史王良臣等于午门。 正德十四年(1519年)三月,正德帝又要出外巡游,大臣们集体阻谏,导致了一场君臣之间的激烈冲突。为了劝阻皇帝南巡,舒芬等谏议,遭到廷杖。 舒芬,江西进贤(今属南昌市)人,他有骨气,敢说话,“神玉立,负气峻厉,端居竟日无倦容”。舒芬等107人,上疏谏止正德帝外出巡游。正德皇帝震怒,命舒芬等“跪阙下五日,期满复杖之三十”。 舒芬等列队跪在午门外,一天,两天,三天,四天,五天,连续五天跪在午门之前。堂堂大明状元,罚跪在午门前,连续五日,成何体统!皇帝对大臣们的谏言置之不理。有一名官员名叫张英,见皇帝不理不睬,便“自刃以谏”,就是以自杀的方式,使皇帝接受大臣们的建议。幸亏在场的卫士眼疾手快,上前夺下了他手中的刀,张英才得以不死。正德皇帝仍然我行我素,对大臣们的谏阻视而不见、充耳不闻。于是内阁大学士集体辞职。正德帝克制忍耐,对他们“温旨慰留”;他们也给皇帝一个面子,勉强答应继续留任。后来事情闹大,正德皇帝大发淫威,他下令对罚跪的舒芬等107名官员,在午门前实行廷杖。后来又增加了锦衣卫监狱的黄巩等39人,这样共有146人受廷杖,阙下杖死者11人。那位张英虽自杀未遂,最后却被正德帝“杖杀”了。舒芬受杖后,伤势很重,被抬到翰林院的院里。翰林院掌院学士(一把手)怕得罪上司,“命摽(biào)出之”,就是把他架出去!舒芬说:“吾官此,即死此耳!”他被贬官福建,裹着创伤,离京上路。 舒芬在廷杖中捡了一条命,熬到了嘉靖皇帝即位。“世宗即位,召复故官。”回了北京的舒芬不改诤臣气节,他会同杨慎等,为“大礼议”谏言,跪伏左顺门哭谏,又遭到嘉靖帝的廷杖,还被罚俸三月。不久母丧归里,病死于家,年四十四。 第二个故事,发生在嘉靖朝。嘉靖三年(1524年),群臣争“大礼议”,又发生午门前大廷杖的悲剧。“大礼议”是怎么回事?明正德帝死后,他没有儿子,“兄终弟及”,堂弟朱厚熜(cōng)由藩王府入继帝位。朱厚熜家在湖北安陆(今钟祥),父亲是兴献王祐杬(已故)。他千里迢迢来京继位,登极时15岁,年号嘉靖。 嘉靖帝一登皇位,就发生了争议新皇帝生父尊号的事件,史书上叫作“大礼议”之争。争议的焦点是:明孝宗朱祐樘是厚熜的过继父亲,祐杬则是他的生身父亲,如何上尊号?大臣张璁等迎合帝意,议尊祐杬为皇考,孝宗(正德帝之父)为皇伯父。杨廷和等认为不合礼法,主张称孝宗为皇考,兴献王为皇叔父。这场争论,长达三年。嘉靖帝于嘉靖三年(1524年)追尊兴献王为皇考恭穆献皇帝。丰熙等反对的大臣200余人,在左顺门外跪伏高呼。皇帝派太监宣谕退下,从早到午,硬是不退。皇帝下令抓8人震慑一下。其他大臣,非但不退,反而大哭,声震阙廷。嘉靖帝大怒,命廷杖丰熙等五品以下官员134人,致死17人。受杖者裹疮吮血,痛苦嚎叫,填满牢狱,凄苦万状。朝廷官员因谏言遭到廷杖,《明史·刑法志》说:“公卿之辱,前此未有。”后到清朝,取消了对大臣的廷杖。 正德帝和嘉靖帝两个廷杖的故事,表面看来,直接胜利者是正德帝和嘉靖帝,但其最后失败者也是正德帝和嘉靖帝——正德帝拒谏巡游而在游幸时舟覆落水;嘉靖帝由胜而骄,祈求长生,悲剧而终。所以,最后的胜利者,不是昏君,不是荒淫,而是历史,是正义。 午门献俘 午门献俘礼是隆重的国礼。万历年间曾用“抗倭援朝”战争中的日本俘虏,在午门前举行了盛大的献俘礼。 献俘礼远古就有。战胜者举行仪式,将俘虏杀后祭神祀祖,载歌载舞,进行庆祝。后来经演变,到明清两代,在较大规模战争取得胜利后,于午门举行献俘仪式。皇帝亲御午门城楼,举行大典,接受献俘。清朝《国朝宫史》记载:“国家有所征讨,凯旋献俘,皇帝御午门受献俘礼。” 有明一代,皇帝亲御午门参加的献俘礼,《明史》记载有4次,都是在万历年间。其中万历二十七年(1599年)的受倭俘,亲临现场的朱国桢在《涌幢小品·献俘》里做了记录。“倭俘”,就是在“抗倭援朝”战争中的日本俘虏。事情原委是这样的:日本关白(首脑)丰臣秀吉谋占朝鲜,入侵中国,发动侵朝战争。万历二十年(1592年),明朝应朝鲜求援发兵。第二年朝、明军收复平壤,逼近汉城(今首尔)。日军退踞朝鲜南部,伪称议和。1597年日本再集重兵,分水、陆两路侵入朝鲜。次年朝、明军反击,连续奏捷。后丰臣秀吉死,日军被迫撤出朝鲜。 明军俘获倭兵,在午门前献俘。万历二十七年(1599年)四月二十四日,明朝万历皇帝御午门城楼,举行献俘典礼。刑部尚书奏事完毕,最后说:“合赴市曹行刑,请旨。”皇帝亲传:“拿去!”午门前,空间大,人又多,城楼下的官员听不清皇帝说什么,怎么办?有一个很有意思且行之有效的办法,就是皇帝左右的大臣二人,重复高喊:“拿去!”再左右四人高喊:“拿去!”这样,一增为二,二增为四,四增为八,八增为十六,最后大汉将军等三百六十人齐声高喊:“拿去!”声音之大,如轰雷矣。 上为清人绘《平定两金川战图》册中的“午门受俘”图 有清一代,频繁用兵西北和西南,康、雍、乾三朝以至道光时期曾多次在午门举行献俘礼。午门献俘礼前一天,俘虏脖子栓上白色绳子,先祭庙、社,就是祭太庙和社稷。在献俘礼上,午门正楼正中设御座,檐下张黄盖,卤簿设于午门城楼下,两边排列,直到端门。其他的仪仗,排到天安门。 在午门前,王公大臣、文武百官,隆重严肃,分班侍立。皇帝穿龙袍衮服,乘舆出内宫。起驾时,午门鸣钟;到太和门时,鸣金鼓、奏铙歌。皇帝到午门前,沿着马道,御楼升座。在午门楼下,兵部官员率领将校,引战俘下跪。兵部尚书报告:献俘!鼓乐大作,礼炮轰鸣。诸官肃立,庆贺胜利。典礼官道:行礼!于是把俘虏牵过来,让他跪伏在地。兵部官员上奏:“奉旨平定某地,所获俘囚,谨献阙下,请旨。” 这时皇帝降旨,或将战俘交给刑部,或将战俘恩赦释放。 献俘也不是都杀。如新疆准噶尔首领达瓦齐叛乱,乾隆二十年(1755年),清廷派军征讨,同年将达瓦齐擒获。同年十月十八日,乾隆帝御午门城楼受俘。乾隆帝命将达瓦齐交理藩院,而不交刑部,理藩院官员叩跪领旨,没杀达瓦齐,却加以赦免。达瓦齐从长安右门出。(《清高宗实录》卷四百九十九)献俘大典礼毕,皇帝乘舆回宫。乾隆帝为平准告捷在国子监刻石纪念。后封达瓦齐为亲王,赐第在西四宝禅寺街,还选郡王孙女给他为妻。达瓦齐身体极胖,面大如盘,腰腹十围,命为御前侍卫。乾隆帝赦免达瓦齐,是为争取支持力量,瓦解分裂势力。他采取征抚并用政策,先后底定准噶尔和南疆,出现了统一新疆的大局面。 午门是历史的见证:伟大统一的中华民族,是不会被征服的,也是不会被分裂的——中华民族会更加统一、更加强大、更加繁荣、更加昌盛。 太和假门 太和门是进入午门后第一座雄伟的建筑,这里是皇家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。然而,倒霉的光绪皇帝,在结婚前一个多月,却不得不面临太和门被焚毁的狼狈局面。 皇帝的外朝政务区,在中轴线上从南到北依次排列着太和殿、中和殿、保和殿,俗称“三大殿”,矗立在一个“土”字形高台基座上,红墙四面环绕,四角各有崇楼,占地面积约80000平方米。三大殿是宫城的核心,是皇帝、皇宫、皇权的象征。太和门外,布设“左文右武”——东翼的文华殿和西翼的武英殿。 进了午门,就进入了雄伟壮丽的太和门大庭院。这里面积约26000平方米,是世界上最宽敞、最美丽的庭院之一。这处庭院,南为午门,北为太和门,东为左顺门(后改会极门,清改名协和门),西为右顺门(后改归极门,清改名熙和门),既严密封闭,又四通八达——向南,是出入深宫的必经之路;向北,即进入宫廷核心区;向东,联通文华殿和东华门;向西,联通武英殿和西华门。这四门是沟通三大殿与左文右武共五座大殿的交通枢纽,也是皇帝政务区的交通枢纽。现在的协和门,仍保持着明代建筑的风格,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;熙和门,是清代乾隆年间重建的,距今已有二百余年。 太和门,明永乐建皇宫时称为奉天门,嘉靖时先称大朝门,后改称为皇极门,清顺治时改称太和门。它矗立在三米多高的汉白玉台基之上。拾级而上,平台当中摆放着四座铜炉,当年举行庆典时,香烟袅袅,静中有动,增添了神秘气氛。门前台阶下两侧有一对明代的铜狮,踞坐在汉白玉台座上,拱卫大门。门左边有一座小石亭,叫诏书亭,在颁发诏书时先将诏书放在亭内。门右边有一个石匣子,据记载里面装有五谷、元宝之类。有的书说它属于“压胜”,就是镇宅之物,这应有国家五谷丰登、财富满盈的寓意。今天看来,这两座亭子反映出皇帝对臣民做了两件事:一是“予”,给予百姓的是号令旨意;一是“取”,取自百姓的则是钱粮布帛。 上了台阶,走进大门,就进入太和门的门楼。说是门楼,其实更像是一座南北通透的大殿,面积近1800平方米。50根朱红色的大木柱整齐排列在大殿里,每根柱子的直径都在70厘米以上。 明朝的“常朝御门”,也就是皇帝举行日常办公会议的会议室,地点就在奉天门(皇极门)。永乐帝启用三大殿不久,遭遇雷火,三大殿被焚毁,但奉天门幸存,于是永乐帝就在奉天门御政。据万历《大明会典》记载:凡早朝,先击鼓,文武百官分别在午门的左右掖门排队等候;尔后开门,由鸿胪寺(管礼宾) 官员引入午门,过内金水桥,到奉天门丹墀前,分六部、五府等官员,东西相向,依序而立,等候皇帝来到。皇帝到宝座,鸣鞭,百官入班,面北行一跪三叩首礼。朝拜后,鸿胪寺官宣念,然后各衙门轮班奏事。奏事完了,最后鸣鞭,皇帝还宫,百官退朝。 清初,顺治帝迁都北京,举行大典,诏告天下,也是在皇极门(奉天门、太和门)。为什么不在皇极殿(奉天殿、太和殿)呢?一些学者认为:李自成临撤出皇宫时,放火焚烧宫殿,皇极殿遭火焚毁,所以顺治帝登极大典不在皇极殿,而在皇极门。 太和假门故事,很有意思。光绪十四年(1888年)十二月十五日,太和门大火,黑烟弥天,化为灰烬。转年正月二十七日,就是光绪皇帝大婚的吉日佳期。太和门竟然被火烧毁,内廷不安,朝野震惊。 清制规定:大婚皇后必须经由太和门进宫。只有42天的时间,来不及重修太和门,怎么办呢?清廷下令由北京棚匠扎彩工,夜以继日,加紧搭建,竟然搭成一座逼真的彩棚太和门,以假乱真,在大婚时使用。震钧《天咫偶闻》记载:“……大婚,不及修建,乃以札彩为之。高卑广狭无少差。至榱桷(cuī jué,指房上椽子)之花纹,鸱吻之雕镂,瓦沟之广狭,无不克肖。虽久执事内廷者,不能辨其真伪。而且高逾十丈,栗冽之风,不少动摇,技至此神也!” 我们看《光绪皇帝大婚图》上的太和门,原来是彩扎的。这项工艺已被列入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。今天矗立在紫禁城的太和门,是光绪大婚后第二年建成的。 上为《光绪大婚典礼图》中的“太和假门” 于谦定乱 皇极门(奉天门、太和门)前的庭院,发生过许多故事,既有历史正剧,也有历史闹剧。先说历史正剧,就是于谦在太和门前定乱的故事。 明正统十四年(1449年)是多灾多难的一年。一是火灾,南京谨身殿等火灾;二是水灾,黄河改道,湮没田地,运道梗阻;三是人祸,明英宗皇帝被俘。我们单说发生在奉天门(皇极门、太和门)到午门间的一起重大历史事件。 这年八月,北方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率军,进到今河北宣化地区。军情紧急,事态严重。大太监王振怂恿英宗皇帝朱祁镇亲征。这位英宗正统皇帝,自幼不爱诗书,喜欢骑马游猎。当时,正统帝才二十三岁,既不懂军事,又年轻好胜,但他迷信自己,于是决定亲征。大臣叩谏,不听,要做准备,也不听。正统帝没有充分准备,没有周密计划,没有作战方略,也没有前敌侦查,更没有后勤保障,却亲率五十万大军,懵懵懂懂地行进到土木堡(今河北省怀来县境)。连日风雨,人情汹汹,官兵断粮,秩序混乱。大太监王振没有文化,不懂军事,骄横跋扈,训斥大臣。户部尚书王佐被罚整天跪在草地上,兵部尚书邝埜(yě)乘马坠地差点儿摔死。这场军事大游戏的结局是:明军骡马损失20余万头匹,官兵“死者数十万”。(《明史·英宗前纪》卷十)明军大败,皇帝被俘——败报在半夜三更传到皇宫,后宫大哭,朝野大惊。 明廷在社稷危殆之际,皇太后立正统帝两岁的儿子见深为皇太子,皇弟郕王朱祁钰辅政,召集百官聚会。郕王在午门临朝视事,大臣们弹劾王振,认为皇帝被俘,是太监王振误国。郕王没有主意,让大臣们出去待命。结果大臣们都伏地痛哭,请求族诛王振(在乱军中被杀)。有个叫马顺的太监,是王振党羽,担任锦衣指挥。他不断地大声呵斥众臣退下,惹恼了朝廷众官。官员王竑振臂而起,揪住马顺的头发喝道:“若曹奸党,罪当诛,今尚敢尔!”边骂边追,上前“啮其面”——咬他,群臣也一拥而上。有的官员脱下马顺的靴子,捶击殴打,追到奉天门庭院东侧的左顺门(协和们)一带,将马顺打死。朝班大乱,群臣聚哭,呼号之声,震动殿堂。郕王被这阵势吓住,起身想走。王竑率领群臣紧跟着郕王不放,说:“太监毛贵、王长也是王振一党,请求将他们法办!”郕王命交出二人,结果大臣们又把这两个人揍死了,并将其尸体拖到东安门。史书记载说“血渍廷陛”。朝班大乱之时,兵部侍郎于谦力挽狂澜。 于谦是浙江钱塘(今杭州)人,永乐进士。他在奉天门(太和门)到午门之间,众官混乱之际,挺身而出,排开众人,上前拉住郕王衣服,并晓之以利害。于是郕王宣谕:“马顺等人论罪该死,打人之事不再追究!”这才把群臣情绪安定下来。在这场乱局中,“谦袍袖为之尽裂”,就是朝袍和衣袖都被撕破。于谦还曾力斥侍讲徐珵(有贞)迁都南京的主张,说:“言南迁者,可斩也。京师天下根本,一动则大事去矣,独不见宋南渡事乎!”奉天门(太和门)到午门的这场斗争,王竑率先发难,于谦处置得当,都立下不朽功勋。当天退朝后,吏部尚书王直拉住于谦的手,感慨地说:“朝廷正藉公耳!今日虽百王直,何能为!”就是说,国家真是全仰仗您了!今天就算有一百个王直,又能有什么作为啊!”这代表了朝廷上下的共识,而于谦也毅然肩负起江山社稷安危的重担。此后,郕王在奉天门(太和门)东侧的左顺门(协和门)御朝办事,并即皇帝位。朝廷抄王振的家,抄得金银六十余库,玉上百盘,高六七尺的大珊瑚二十余株,其他珍玩,无法计算。 于谦在太和门前定乱安邦,成为国家栋梁之臣 这里插叙于谦的故事。在正统年间,于谦任山西、河南巡抚。他在任上兴利除弊,赈贫济困,心系百姓,为民求福。但当时官场贿赂成风,特别是大太监王振公然索贿。于谦作《入京诗》道:“手帕麻姑及线香,本资民用反为殃。清风两袖朝天去,免得闾阎话短长。”拒不与贪官同流合污。他刚正不屈,被王振捏造罪名,定为论死(死缓)。山西、河南民众上千人请愿,颂扬于谦的功德。王振被迫释放于谦。后来于谦调到北京,任兵部侍郎,升为兵部尚书。于谦在太和门前定乱安邦,并统率军民取得了保卫北京战的胜利,成为临危定乱的栋梁之臣,也成为驰名四方的中华英杰。 刘瑾闹剧 明代弊政之一是宦官专权。明武宗正德帝时太监刘瑾专权乱政,就是一个突出例证。听政之地的太和门庭院,不幸也成了刘瑾演出专擅闹剧的舞台。 刘瑾是陕西兴平人。此人原是钟鼓司太监,正德帝即位后颇会乖巧讨好,于是倍受信用,掌司礼监,成为管太监的大头目。明正德三年(1508年)六月二十五,正德皇帝御奉天门早朝听政。早朝罢,群臣叩头拜起,将要退朝的时候,忽然在御道上发现一封匿名文书,就是匿名信。信的内容是揭露司礼监太监刘瑾的不法罪行。御史将这封匿名文书上呈给正德皇帝阅览。刘瑾当场发泄淫威,决定报复。他宣布文武百官不许退朝,都要跪在奉天门前。刘瑾站在奉天门台基上,态度恶劣,辱骂官员,威逼群臣举报写这封匿名信的人。当时正是暑热伏天,烈日当空,热气袭人,没有阴凉,也没水喝。官员们长时间跪在金水桥南砖地上,口干舌燥,汗流浃背,饥肠辘辘,痛苦难言。由下朝跪到午后,昏倒的十多人,中暑死了三人。刘瑾无动于衷,命内监将昏倒者拽出去。百官在将近一天的罚跪后,并没有供出写匿名书的人来。刘瑾气怒之下,命锦衣卫将跪伏在奉天门的文武官员三百余人全部逮捕下狱,造成了正德帝即位以来的大寃狱。 日暮,三百多位朝廷官员被逮入狱,震动了整个京城,激起官民愤怒。这时,大学士李东阳挺身而出,直言诤谏。 李东阳是湖南茶陵人,做过侍讲学士,是东宫太子的老师,官一直做到礼部尚书、文渊阁大学士。他在朝五十年,入阁十五年,历景泰、天顺、成化、弘治、正德五朝,享年七十岁。府右街李阁老胡同相传曾因李东阳在此居住过而得名。李东阳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、书法家。罢政回家,宾客盈门,许多人慕名来请写字、求文章。堂堂当年宰相,并未积下什么产业,还要仰赖文字酬金来补贴家用。一天,夫人拿着纸墨进来,李东阳表示身体疲倦不想写,夫人道:“今日设客,可使案无鱼菜耶?”就是说今天请客,能让餐桌上没有蔬菜和鱼肉吗?东阳无奈,提笔写字。还有一个故事,大学士李东阳过生日,他的两个门生鲁铎和赵永,都先后为国子监祭酒,二人相约以“二帕为寿”,一翻柜子,里面没有。怎么办呢?想起厨房里有乡亲带来的干鱼,就带干鱼去看老师吧!但到厨房一看,“食过半矣”,可能只剩下半条干鱼,于是就提着它去给老师祝寿。李东阳见后大喜,留下二人,让夫人烹鱼上酒,吃饭饮酒,极欢乃去。东阳廉洁风操,由上可见一斑。其保全善类,正人名士,阴受其庇,而气节之士,语多非之,也需谅解。 话说回来。大学士李东阳为三百多位官员被关在监狱事,紧急上疏正德皇帝。他说:匿名文字,出于一人,各官朝拜,仓卒而起,岂能知见?一人之外,都成罪人。他们戴枷,互相惊疑,而且天气炎热,狱气熏蒸,若再拘禁,数日之后,人将不自保矣!特望皇上降下纶音,先行释放,而后密访,查出匿名者,再置之典刑。李东阳上了奏章,刘瑾也微闻这封匿名信是他的同类内臣太监写的,于是,正德帝下令将三百余官员从狱中放出,对匿名信事件也就不再追究。 刘瑾“权擅天下,威福任情”,演出如此闹剧已不是第一次。在上年的三月,他就召集群臣到内金水桥前,命全都跪着,听他宣示所谓的“奸党”,包括大学士刘健、谢迁二人,尚书韩文等五人,还有侍郎、御史,以及相当于司局级的官员等,还有王守仁(阳明)等,《明史·刘瑾传》列出五十三人的名单。还有一次,他将尚书王佐等一百三十七人一起贬官。《明史》说刘瑾“屡起大狱,冤号遍道路”。刘瑾恶贯满盈,罪大恶极,最后得到“磔于市,枭其首”的下场。 上面说到的王守仁也有故事。王守仁(阳明),浙江余姚人,父华为成化十七年(1481年)状元。他当时任兵部主事,上疏谏言,得罪刘瑾。刘瑾大怒,矫诏杖守仁四十,但他死而复苏,被贬官贵州。刘瑾派人在路上欲加害于他。王守仁预料途中被暗算,行到杭州,深夜佯为投江,将衣冠鞋子浮在水上,遗诗云:“百年臣子悲何极,夜夜江涛泣子胥。”地方官员,信以为真,进行江祭,家里也信。他隐名埋姓,入武夷山中。后刘瑾伏诛,王守仁再起。 这些历史事件,过去常把罪责都算在宦官刘瑾头上。不错,刘瑾是有重要责任,但主要责任人应是正德皇帝。“上梁不正下梁歪”——有正德皇帝的荒唐,才有太监刘瑾的胡闹。刘瑾只是一条恶犬而已,在堂堂奉天门前,责辱大学士、尚书等高官,罚跪朝廷三百多位官员,无非狗仗人势,皇帝怎么会不知道呢?刘瑾又怎么可以“矫诏”?所以,人们在痛恨太监刘瑾的同时,也要批判正德皇帝的荒唐! 王振和刘瑾两个大太监做尽坏事,自己也得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。于谦和李东阳,王振和刘瑾,从正面和反面说明:做人做官,重在四正——养正心,勤正学,亲正人,行正道。 太和大殿 太和殿是皇帝至高、皇宫至尊、皇权至上的建筑象征。太和殿是以建筑的高度、体量、威严、艺术的视觉美感,进而转化为皇威、崇高、尊严和礼仪,达到“非壮丽无以重尊威”的效果。具体特点,有四个最字: 第一,建筑最高。太和殿是我国现存最高的宫殿建筑,“一高百高”。从地面到殿脊龙吻最高处达米(约相当于12层楼高),其整体及部件都是最高,以显示皇权至高无上。为此采取的主要措施有: 一是台基最高。中国砖木结构的宫殿,木料高度有限,需要借助高台来增加建筑高度。太和殿及其后面的中和殿、保和殿,共同坐落在汉白玉砌成的“土”字形须弥座高台上。台基又叫丹墀(chí),俗称月台。所谓“须弥座”,须弥就是须弥山,为印度古代传说中的世界中心,最初用于安放佛像和菩萨像。因此,用三层共米高的须弥底座衬托皇权的伟大与神圣。 二是明柱最高。整座大殿,共有72根巨柱支撑庞大的屋顶。其中殿内宝座附近的6根金柱最高最粗——高为米(约相当于4层楼高),直径为米。所谓“金柱”,其实就是木柱贴上金箔。明代做柱子时用的是楠木,采自川、广、云、贵等地;清代重建时,主要用的是松木,采自东北深山老林。如此粗大的木头极难寻觅,造价高昂。康熙时重建太和殿,已经有了节约意识,木料不够长就拼接加高,不够粗就包镶加粗。 三是龙吻最高。殿顶正脊两端,屹立着一对龙吻。每件高米、宽米、厚米,重约吨,由13块琉璃构件组成。龙吻背插宝剑,四爪腾空,口吞正脊,怒目威严。这对龙吻是现存中国古代建筑中体量最高大的。 总之,太和殿就成为中国现存最高的宫殿建筑。 太和殿是中国最高、体量最大、装饰最美、等级最尊的宫殿 第二,体量最大。太和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宫殿建筑,“一大百大”,其整体及各个部件都大。为此采取的主要措施有: 一是开间最大。没有采用通常最高等级的东西九个开间,进深五间,就是所谓“九五”的“吉祥”数,而是十一开间。 二是面积最大。东西63米,南北35米,建筑面积达2205平方米。这是现存中国古代单体建筑中规模最大的。 三是气魄最大。殿前东侧和西侧分别陈设铜龟、铜鹤,象征龟龄鹤寿、江山万代。左前角设汉白玉日晷,右前角设铜鎏金嘉量。日晷是我国古代的定时器,根据日影的长短和方向来确定时辰;嘉量是我国古代的标准量器——成为皇权的象征。殿前庭院式广场面积约30000平方米,多么开阔,多么有气魄! 第三,装饰最美。太和殿是我国现存最美的宫殿建筑,“一美百美”,其整体及部件都最美。有诗云:“虽袭故而寡增,已穷妍而极态。” 一是藻井最美。殿顶中装饰藻井,井口直径6米,高米,上圆下方,中间雕刻盘卧巨龙,龙头下探,正中悬挂一轩辕镜,在御座上,金碧辉煌。 二是彩画最美。在太和殿室内外梁枋上,绘着金龙和玺彩画,图案以各种姿态的龙为主,如二龙戏珠、升降龙、行龙等,周围衬云纹、火焰图案。这种彩画是明清建筑油漆彩画中的最高等级。 三是金砖最美。太和殿内地面共铺二尺见方的大金砖4718块。金砖并不是用黄金制成,而是在苏州一带特制的御用砖。金砖表面色泽淡黑、油润、光亮、清雅,不涩不滑,经久耐用,土质好,烧工精,“敲之有声,断之无孔”。现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 第四,等级最尊。太和殿是我国现存等级最尊的宫殿建筑,“一尊百尊”,其位置、整体及部件都显示尊贵。譬如: 一是位置最尊。太和殿坐落在中轴线上的核心位置,是皇权的象征。它南与太和门、午门、端门、承天门(天安门)、大明门(大清门)、正阳门、永定门相呼应,北与乾清门、后三宫、神武门、地安门、钟鼓楼,对称呼应。 二是殿顶最尊。采用古代建筑屋顶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顶。“重檐”就是两层屋檐,“庑殿顶”就是用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组成的四面流水的四面坡形的殿顶。这既体现封建等级,又增加建筑高度。故宫仅有太和殿、乾清宫、坤宁宫、奉先殿和皇极殿是重檐庑殿顶建筑。 三是宝座最尊。这主要体现在大殿中的座台和龙椅,俗称金銮宝座——有须弥座式木基座,明代称为金台,故宫博物院为它命名为“楠木髹金漆云龙纹宝座”。基座正面和左右两侧各有丹陛三道,外有围栏。殿上满铺黄绒地毯,下衬棕荐篾席。(《青琱杂记》)基座上安设皇帝镂雕金漆龙椅。宝座后设雕龙髹金屏风,宝座前设宝象、甪(lù)端、仙鹤、香亭各一对。宝座两侧,六根金柱矗立,六条巨龙盘旋而上,龙头伸向宝座。所有这些都烘托皇帝和皇权的至尊。 太和大火 太和殿这座地位最尊贵的宝殿,在明清历史上,却被焚毁过四次。 第一次是明永乐十九年(1421年)正月初一日。奉天殿(太和殿)举行盛大朝会,庆祝北京宫殿正式启用。永乐皇帝召见钦天监管时间的漏刻博士胡奫(yūn),让他占卜三大殿吉祥。胡奫受命占卜后,跪着奏道:“某年某月某日午时,三大殿当毁!”就是说,永乐十九年(1421年)四月初八日午时,奉天殿、华盖殿、谨身殿会遭火焚毁。这里说的午时,是指11点到13点,午正是12点。 永乐帝听后勃然大怒,下令把这位胡博士下狱。过了正月、二月、三月,三大殿都平安无事!到四月初八这一天,永乐帝静心地等待正午的时刻。报时官员奏报:现在是午正时刻!永乐帝既高兴又愤怒——高兴的是三大殿太平无事,愤怒的是胡奫胡言乱语,扰乱官心、军心、民心,也扰乱朕心。这时,狱卒报:以正午无火,胡奫在狱中服毒而死!但正午刚过三刻,突然接到奏报:奉天殿雷击着火了!三大殿都着火了!胡博士狱中自杀,永乐帝深为惋惜。 第二次是在三大殿重建后,明嘉靖三十六年(1557年)四月十三日,惊雷引火,三殿尽焚。这是三大殿第二次被雷火焚毁。为什么三大殿连续两次遭雷火焚毁呢?那时候古人不懂避雷针的科学知识,北京夏秋时节多雷雨,宫殿又是高大木结构,于是宫殿发生多次被雷火焚毁悲剧。 第三次是在明万历二十五年(1597年)六月十九,归极门(熙和门)起火,火势蔓延,三殿再毁。这次三大殿仅在嘉靖、隆庆、万历三朝,使用了40年。 第四次是在康熙十八年(1679年)十二月初三日,太和殿火灾。(《清圣祖实录》卷八十一)这次大火是由御膳房起火,火乘风势,金銮大殿,化为焦土。四名宫监责任人,被处以绞刑。这一年,吴三桂叛乱、北京大地震、太和殿大火。 明清北京皇宫太和殿被焚毁过四次。这是因为:其一,主要是木结构;其二,建筑高大易引发雷火;其三,没有避雷针的科学知识;其四,人为因素,不慎起火,延及大殿;其五,消防设备,不能配套。所以,一旦失火,延烧无遗。高大雄伟的太和殿,兴建起来费时费工、开支浩大。因为太花钱,每次烧毁之后都是过了很多年才重修,结果明代起码有3个皇帝一辈子也没见过奉天殿(皇极殿)完好的样子。 怎样防火救火呢?朝廷采用改殿名、祭火神、祀水神和安水缸等措施。 第一,改殿名。当时人们认为,既然雷火是从天上来,便从“天”字上找究竟——大臣们从“奉天殿”的匾额上找了原因。重修三大殿后的匾额,是悬挂竖匾还是悬挂横匾呢?有两种意见:一种意见主张悬挂横匾,理由是——原来是竖匾,匾上“奉天殿”三个字,“奉”字在上,“天”字被“奉”字盖住,“天”不出头,得罪了天,上天示警,两次天火,烧毁三大殿;悬挂横匾“天”字居中,中为大。另一种意见认为,虽然“天”字居中,但还是“奉”字在前,提出:“‘天’字居中、上出,‘奉’、‘殿’二字,两旁稍下、相对。”嘉靖帝听了之后,认为横匾固然突出了“天”字,但“奉”与“殿”两字靠下写,这样很不雅观。那么,怎样办呢?有人提出高见:取《尚书·洪范》篇“皇极,皇建其有极”、“惟皇作极”中的“皇极”二字,于是,改奉天殿名为皇极殿,匾上“皇极殿”三个字竖匾直书。这样一来,“皇”字在上,皇帝为天子,则顺理成章。最后,嘉靖皇帝拍板,改“奉天殿”名为“皇极殿”,殿的匾额,仍用竖匾,“直匾顺书如故”。就是仍用竖匾,自上而下,竖直书写“皇极殿”。这场殿名和匾额之争虽一锤定音,但火灾仍旧。 第二,祭火神。位于什刹海的火神庙,全称“火德真君庙”,历史悠久。明万历年间,为表达对“火德真君”的崇敬,将殿顶的灰瓦改成绿琉璃瓦。据说火神生日是六月二十三,于是明天启元年(1621年)就定每年六月二十二日为祀火神的日子。每到这一天,宫里就要派人来祭祀火神。每逢皇宫失了火,也要委派大臣来这里告灾,并求火神保佑平安。清乾隆时重修火神庙,又在山门及后阁顶上铺了黄琉璃瓦。慈禧太后在光绪十四年(1888)太和门那场大火之后,惊魂甫定,就去这座火神庙进香,乞求火神保佑。慈禧太后亲自来烧香,算是给了这座小庙最高的礼遇。这座火神庙完好保存至今。 第三,祭水神。宫里本来供奉了水神——玄武神,地点在御花园钦安殿。玄武神相传为北方太极之神,在五行之中,北方属水,所以玄武神就是水神。其实太和殿檐角装饰的虬龙和行什,也有保佑大殿防雷防火的含义。 第四,安水缸。在故宫的各个地方放置了大小水缸308口,叫作“太平缸”,用来储水防火。大缸有铁的,有铜的,也有铜质鎏金的。一般来讲,铁缸是明代铸造的,铜缸有明代的,也有清代的,鎏金铜缸都是清代的。冬天缸下加温,防缸水冻冰。大缸雕饰华美,造价不菲。据乾隆年间《奏销档》记载,鎏金铜缸每口约重1696公斤,仅铜缸制造费就要白银500多两,再加上缸外覆盖的100两黄金,共需费至少白银1500两。故宫鎏金铜缸共22口,现存18口,其中太和殿前有4口。八国联军侵华时,窜入紫禁城,侵略者竟然用刺刀刮去缸上的金子。累累刀痕,至今可见,提醒人们,勿忘国耻! 图为造于清代的鎏金铜缸 重建大殿 太和殿四经火焚,四次重建,有如凤凰涅槃,在烈火一次次再生。近六百年,岿然犹存,成为中国骄傲、世界文化遗产。 三大殿重建工程是极为浩大的。明永乐朝三大殿被焚毁后,到明正统六年(1441年)九月,才重修告成。经历永乐、洪熙、宣德、正统四代,整20年。 嘉靖时三大殿再遭雷火后,到嘉靖四十一年(1562年)九月,重修三大殿告成。嘉靖年间,“南倭北虏”,修筑外城,又“营建三殿,岁无虚日”。 万历二十五年(1597年),三大殿又遭雷火焚毁,天启七年(1627年)八月,三大殿再修告成。这中间隔了30年。 明末李自成占领北京,撤退前在紫禁城放火。这一烧,害得顺治帝只能在皇极门(太和门)举行登极大典。太和殿最后一次彻底修好,就要到康熙朝了。 第四次:清康熙十八年(1679年)太和殿又遭火灾。康熙三十四年(1695年)二月,重修太和殿告成。今人看到的太和殿大体上是康熙朝重修的面貌。 太和殿是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和艺术的集大成者,也凝聚了无数能工巧匠的心血。 营造宫殿所用的墨斗 据《明英宗实录》记载,正统五年(1440年)建奉天、华盖、谨身三殿,乾清、坤宁二宫,征发现役工匠、操练官军七万人之多。嘉靖三十六年(1557年)三殿火灾,仅清理火场就用了三万名军工。不但费工,而且费钱。全国闹得“山林空竭,所在灾伤”。修好之后,又烧毁了。万历帝想要再修,结果花钱更多:“三殿工兴,采楠杉诸木于湖广、四川、贵州,费银九百三十余万两,征诸民间,较嘉靖年费更倍。”这么多钱,天启年间修成三大殿时却说“共用银五百九十五万七千五百十九两余”。这点钱连买木头都不够,显然大大缩水了。 皇家兴建宫殿,全国百姓遭殃。一些诤臣,冒死谏阻。嘉靖时的工部员外郎刘魁,江西泰和人,先叫家里买好棺材,然后上奏疏:“一役之费,动至亿万。土木衣文绣,匠作班朱紫,道流所居拟于宫禁。国用已耗,民力已竭,而复为此不经无益之事,非所以示天下后世!”结果触怒了嘉靖帝,刘魁遭廷杖,又被下诏狱。同狱三位难友,不许家中送饭,“三人屡濒死,讲诵不辍”。相比之下,清朝的江皋,当官做事就有技巧得多。 江皋,安徽桐城人,康熙时在广西柳州当知府。恰逢太和殿兴工,朝廷派使者来柳州采办大木,老百姓都很惊恐。老者们说:明朝修宫殿时就来这儿找大木,为此死者不胜其数,尸体横卧山谷。江皋同情,想出计策。使者到了,他让百姓带路,自己骑马和使者一起去找大木。只见一棵大树挺立在绝壁上,下面就是深谷。江皋下马,拉着使者爬山,越走山崖越陡,连侧身都没法下脚。使者咋舌说:“这可采不了!”回去奏明皇帝,把采办的事免了。 王骘(zhì),山东福山(今烟台)人,是我的烟台老乡。官至闽浙总督、户部尚书。康熙平三藩时,王骘为四川松威道,负责督运军粮。“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”,《清史稿》说王骘一行“覆舟坠马,屡经险阻,师赖以济”。康熙重修太和殿时,命令到四川找楠木。在四川当过父母官的王骘,觐见皇帝,恳切陈词。大意是说:“四川大多地方是崇山峻岭,只有成都一带有些平地。大木生长地方,是高山深谷、人迹罕至,砍伐很不方便,这才能留下来。民夫进山采木,要攀着藤条、贴着山崖才能走,这就够难的了,而采完了的大木还要从山里运到江边,路途有百八十里,其间深涧急滩,溪流纡折,要花上几个月时间才能运达。运木头要掌握节令,水运必须等到夏秋水大时进行,陆运则要到春冬水小时进行,不是说沿着一条路走几天就到了,难着呢!”这就把采木的艰险讲得很实在了。王骘接着说:“四川连遭战祸,几百里地都荒无人烟。臣当年运粮行间,满目疮痍。好不容易平定了,可以休养生息,可是全省到现在也不过有一万八千多丁而已,还比不上其他省一个县的丁多。从这么点人里抽调五千人入山采木,需要的衣服、粮食、器具成百上千,民夫要从千百里外赶来,耕作之事都荒废了,国家上哪儿征税去?”一番情真意切,康熙皇帝被说服了,下旨说:“四川屡经兵火,困苦已极,采木累民。塞外松木,取充殿材,足支数百年,何必楠木?令免采运。” 康熙帝年轻时比较开明,他不仅谕准了王骘的奏请,而且批准了湖北巡抚石琳的奏议,放宽了在湖北采木的期限。前面说过,万历时为了重修三大殿,采木的地方有湖广、四川、云贵。康熙一朝,石琳任职湖北,江皋任职广西,王骘任职四川,都能为本地老百姓说话,减轻百姓疾苦。《清史稿》一个没忘,都把他们体恤民间疾苦的德政记载下来,至今值得称道。 太和大典 太和殿(奉天殿,皇极殿)是明清皇家举行重大典礼,例如登极典礼、大婚典礼、亲征典礼的地方。 太和殿是政治性、标志性、礼仪性的宫殿建筑。中国被誉为“礼仪之邦”。《左传》说:“礼,王之大经也。”太和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礼仪的殿堂,如“三大节”——正旦(春节)、万寿(皇帝生日)、冬至,其他如登极、大婚、立储、亲征等典礼,在此举行。 先说登极典礼。就是皇帝登极的即位大典。奉天殿(皇极殿,太和殿)自永乐十九年(1421年)正月初一启用,有明一代先后三次遭到焚毁。因为重修工程过于浩大,明朝在北京的十四位皇帝中,有七位皇帝(永乐、洪熙、宣德、正统、景泰、泰昌、天启)没有在这里登极。清朝在太和殿举行登极大典的皇帝有雍正帝及其以后的诸帝。 次说大婚典礼。在奉天殿(皇极殿、太和殿)举行大婚,应是少年天子,因为成年天子已经在登上皇位之前结过婚了,只有少年天子才能在皇帝位上册立皇后并举行大婚礼仪。这样,明朝只有正统帝(9岁)和万历帝(10岁)两位少年天子在皇帝任上完成大婚。正统帝朱祁镇在刚修完的奉天殿举行大婚礼仪时,油漆味还没有完全散去。万历帝任上虽然发生了明代最后一次皇极殿大火,但他总算赶在这之前大婚。所以,明朝只有两位皇帝的大婚之礼用上了奉天殿。清朝有顺治(6岁)、康熙(8岁)、同治(6岁)、光绪(4岁)四位少年天子在太和殿举行大婚典礼(溥仪虽3岁登极但结婚时已经退位)。 再说亲征典礼。永乐定都北京后亲征时,奉天殿已经被焚。正统帝亲征蒙古瓦剌时,匆忙无序,一片慌乱,哪里顾得上举行亲征大典!正德帝亲征时,怕大臣阻谏,施展小计,秘密进行,也没有举行大典。清朝只有康熙帝亲征过,倒是在太和殿举行过大典。可见,明清两代24帝的500年间,皇帝在太和殿举行亲征大典的,只有清康熙帝举行亲征噶尔丹大典的一个孤例。 明清在奉天殿(皇极殿、太和殿)举行的盛大典礼,应是既隆重、又庄严,相反是既纵情任性、又形同儿戏——太殿朝会留下不少荒诞不经的故事。 嘉靖二十九年(1550年),蒙古俺答汗的军队从古北口破塞入关,冲到密云,抢怀柔,围顺义,又到通州堵了白河的渡口,然后蹂躏昌平,甚至跑到明帝的陵寝(明十三陵在昌平界内),相当于今京北郊区县横扫一遍,百姓损失无算,“杀掠不可胜纪”。于是“京师戒严,召各镇勤王”。朝臣们都很着急,嘉靖帝却很久不上朝,重大军政机务,没法当面启奏。大臣们轮番请皇帝出来议事,嘉靖帝却总也不肯。多亏礼部尚书徐阶坚持,皇帝才终于答应。 一天,大臣们在天刚破晓时,就鱼贯入朝,恭恭敬敬地候着皇帝。嘉靖帝什么时候才出来呢?《明史》说是“日晡(bū)”的时候。“晡”是指申时,也就是午后3点到5点。嘉靖帝到了奉天殿,望着干等了一天的满朝文武大臣,一句话也不说,就给了徐阶一道敕谕,让他把大伙引到午门,“切责之”!可怜的大明臣子们,一门心思想保朱姓江山,结果先是吃了闭门羹,继是被变相罚了站、罚了跪,最后是还挨了骂,事情又没办成,心里有多沮丧! 后说宣统皇帝故事。更让清朝大臣丧气的是宣统皇帝。慈禧太后临终前传懿旨,由她夫家侄孙、年仅三岁的溥仪继承光绪皇帝的遗位,并让自己的侄子,溥仪的生父、醇亲王载沣监国。光绪三十四年(1908年)十一月初九日,宣统皇帝登极大典在太和殿举行。溥仪在《我的前半生》中回忆道: 我被他们折腾了半天,加上那天天气奇冷,因此当他们把我抬到太和殿,放到又高又大的宝座上的时候,早超过了我的耐性限度。我父亲单膝侧身跪在宝座下面,双手扶我,不叫我乱动,我却挣扎着哭喊:“我不挨这儿,我要回家!我不挨这儿,我要回家!”父亲急得满头是汗。文武百官的三跪九叩没完没了,我的哭叫也越来越响。我父亲只好哄我说:“别哭,别哭,快完了,快完了!”典礼结束后,文武百官窃窃私议:“怎么可以说‘快完了’呢?”“说‘要回家’可是什么意思呵?”王公大臣们,议论纷纷,垂头丧气,认为这是大清皇朝的不祥之兆。 “末代皇帝”溥仪和他的父亲、监国摄政王载沣像 《礼记·乐记》说:“礼者,天地之序也。”宣统登极,礼仪失序,变成闹剧,大清覆亡,失去江山,成为必然。辛亥革命,民国建立,宣统退位,结束帝制。冯帅相逼,溥仪出宫,回到醇亲王北府(今宋庆龄故居)——真的是大清朝完了,真的是溥仪回家了! 举贤荐能 康熙皇帝极为重视选拔人才,并且破格录用人才。他求贤若渴,在太和殿进行博学鸿儒科的举荐与考试,广为招揽人才,希望能争取士人之心,稳固清朝政权。 康熙十七年(1678年)正月二十三日,为选拔人才,康熙帝决定在三年一届的科举考试之外,加设博学鸿儒科,亲自考选高官们推荐的人才。康熙帝为什么要在正常科举考试之外特开博学鸿儒科呢?因为: 其一,清朝入主中原已有三十五年,南明几个小王朝都被扑灭,农民军余部也被逐一平息,明遗民有组织的抵抗趋于消弭,太平之世已露端倪。在以武打天下之后,应以文治天下。这就需要争取士人之心。 其二,时三藩之乱未平,海内骚然,人心不稳。一些士人,心存动摇。安定人心,首要收服士心。 其三,明末清初的知识分子多有气节,面对满洲政权,虽然硬顶不成,但惹不起总躲得起吧!所以,一批才俊,不考功名,不走仕途,游离于体制之外,成为隐逸之士,不能为清廷所用。 其四,当时在议修《明史》,需要大批人才,康熙帝想用“特召”的办法,招揽贤能人才,充实修史队伍。 康熙帝广为招揽人才,争取士人之心 康熙皇帝确是求贤如渴,制定了宽松的举荐条件。但是,仍有很多士人坚守节操,拒不接受推荐。至于拒绝的办法,则是各显神通: 一是隐居。比如九岁就能写文章的贺贻孙,江西永新人,名声很响,明亡之后,隐居不出。有官员想举荐他应试博学鸿儒科,写了信给他。贺贻孙见信脸色一变,说:“我逃避得了这个世道,却没逃得了功名啊,功名实在太牵累人了!我以后就消失了!”于是“剪发衣缁,结茅深山”,就是剪了头发,换上僧人袈裟,逃到深山里,用茅草搭了个房子住着,从此再没有人能找到他的踪迹。 二是称病。思想家傅山(青主),山西阳曲人,明清易代后,就穿上了道士衣服,在地里打个洞居住,赡养老母,直到天下大定,才出门和人来往。他被推荐应试的时候,都七十二岁了,坚决不从。地方官强迫他从命,让人抬着他的床上路进京。到了距京城二十里的地方,他誓死不进城。大学士冯溥看不下去,率先来劝告,朝中大官们也来看望,可是傅山不迎不送,就躺在从家里抬来的床上。左都御使魏象枢一看,上奏说:傅山岁数大了,身体不好。这算给了康熙帝一个台阶下。于是康熙帝下诏,就不让参加考试,封给他一个内阁中书(正七品)的职务以示荣宠。冯溥要傅山谢恩,不从就让人抬着他去。结果傅山还没进宫,刚望见大清门,触景生情,想起亡明,“大明门”改名“大清门”的伤心往事,让他止不住地流泪,整个身子都扑倒在地。魏象枢大概怕他乱说话,赶紧上前说:“止,止,是即谢矣!”行了,行了,这就算谢过恩了!等他总算踏上归程的时候,冯溥以下大臣都来送他。只见傅山舒口气,说:从今往后就逃脱出来,没什么牵累了!傅山虽名义上当了内阁中书,但他实际上并没有做,而是无论冬夏都只穿布衣,自称为“民”,从不说自己是官,死的时候也穿着道士服入殓。傅山工书画,他曾说:“书宁拙毋巧,宁丑毋媚,宁支离毋轻滑,宁真率毋安排。”《清史稿·傅山传》说:“人谓此言,非止言书也!”人如其字,字如其人,这值得深思。 三是抗拒。比如著名思想家顾炎武,江苏昆山人,明亡之后,誓不降清, “一年之中,半宿旅店”,先后“四谒孝陵,六谒思陵”,心向故明。当时大臣们争相举荐他应试,他不领情,而且“以死自誓”,宁死不从,众人只得作罢。他有位好友,本来关系很紧密,就因为人家应征赴试,便从此绝交。 四是妥协。大思想家黄宗羲,浙江余姚人,当时获得了叶方蔼的推荐。叶方蔼时任翰林院掌院学士、修《明史》总裁官,后来担任博学鸿儒科的阅卷官。有这样的人推荐,当然备极荣耀。可是黄宗羲多次辞谢,总算推掉了。博学鸿儒科试后,选出的才俊投入《明史》的编撰工作,叶方蔼受命监修。他不死心,想请黄宗羲出任顾问。当地最高级官员——总督和巡抚——备了礼物来聘任黄宗羲,又被推辞掉了。朝廷商议,黄宗羲恐怕来不了了,就请皇帝下令,让浙江巡抚抄录黄宗羲著作中有关明史的部分,送到京城,并让黄宗羲的儿子黄百家参与修史。一天,大学士徐乾学在南书房值班,康熙帝问起遗民中有何贤达,徐乾学又推荐了黄宗羲,并解释说他已经老了。康熙说:“可以请先生到京城来,朕不交办他任何具体事情。等先生要回乡,一定派官员护送他。”徐乾学回说黄宗羲真的很老了,没有来京的意思,引得康熙帝连连叹息人才之难得。康熙帝确有虚怀若谷的求才之心,黄宗羲也就没有一味硬抗。虽然黄宗羲屡辞不就,但《明史》的纂修者每有大事,常会向他咨询,或请他审稿,或请他提出建议。他还把自己积累的资料给明史馆用。 大故宫 第二部分 殿试赐宴 康熙帝的人才选拔政策,使得一年之间,北京“群贤毕至,少长咸集”。对于来京的名士,康熙帝想得很周到。他下令户部每月发放太仓大米,把这些人才供养起来,度过天寒日短的冬天再说。等到康熙十八年(1679年)三月初一,正是北京阳春三月的和暖季节,清代第一次,也是最为盛大的一次博学鸿儒科考试,在太和殿和体仁阁隆重举行。 康熙朝的博学鸿儒科考试,究竟在哪里举行?有说在太和殿,也有说在体仁阁。《清史稿·彭孙遹传》记载:召试太和殿,赐宴体仁阁。当时参加考试的尤侗也记作:“太和殿御试,赐饭体仁阁下。”这是一手材料,应当较为可信。清末的掌故书《瞑庵二识》里则说是先到太和殿行礼,然后去体仁阁答卷和赐宴,可资佐证。所以《清史稿》的两个说法都对:太和殿是举行礼仪地方,抬高考试地位;体仁阁则是答卷和赐宴的地方——太和殿和殿前的体仁阁都算博学鸿儒科考试的场所。 体仁阁是康熙朝博学鸿儒科的考场所在地 康熙朝博学鸿儒科,参加考试143人。考场地点,在体仁阁,环境不错,华丽殿阁,遮挡风沙。考场条件,有桌子可凭写,有椅子可坐着,还为考生提供笔墨等。考场氛围,特地撤去护军监场,消除考生紧张情绪,使其“吟咏自适”。考试题目有两道:一道是赋——《璇玑玉衡赋》;一道是诗,《省耕诗》,五言二十韵。考试时限,也灵活,答完即可出考场,答卷慢的发给蜡烛,最迟可以夜里再交卷。可想而知,各地士子考生经历如此厚待,怕要终身感戴皇恩不尽。考生饭食,答卷中宴会,康熙帝买单。 考生宴会怎样举行呢?据考生施闰章回忆,到了中午,听到宣示:“馆选廷试,例不给馔。嘉尔等学行名儒,优以旷典。”就是皇帝要破格赐宴了。据另一位考生毛奇龄回忆,当时在体仁阁设宴,考生四人一桌,共五十桌,都赐座位。光禄寺负责准备饭食——先上两道茶和四道时鲜果品,再上十二道菜,都用精致的大碗盛放;主食有四种:馒首、卷子、红绫饼、粉汤(面条),都是面食。大概考虑到考生以南方人居多,又上“白米饭各一大盂”。这让南方考生尤其受用,不仅浙江萧山来的毛奇龄念念不忘,安徽宣城人施闰章也特地写道:“治南馔,张椅坐,盖前所未有也!”就是说给桌子椅子,吃南方口味的饭菜,这在清廷还是头一回发生。据说这餐御赐宴会,价值四百两银子。饭吃完了,又赐茶,然后继续答题。 博学弘儒考试结果,考取一等第一名彭孙遹(yù),一等20人,二等30人,共50人,都授为翰林官,到史馆纂修《明史》。按实际参加考试者计算,考取率约为。 尤侗有诗写康熙博学弘儒科云: 圣主垂衣雅好文,征书早染御炉熏。 九天龙凤飞千尺,万国鹓鸾集几群。(鹓鸾,音yuān luán,指朝臣) 彩笔拟从前席献,铏羹先向大庖分。(铏,音xíng,盛羹的器皿) 自怜风雨蓬茅下,白首重瞻五色云。 蒙天子特招,见达官显贵,著锦绣文章,吃珍馐御宴——就算白了头发,在风雨中蜗居茅草屋,还神往那紫禁城上的五色祥云呢!康熙帝借开博学鸿儒科笼络士心的目的,算是圆满达到了。 清代博学鸿儒科仅两次:康熙举办过一次,乾隆又举办过博学鸿词科一次,士子能赶上一回是很不容易的,但有位朱彝尊,浙江秀水(今嘉兴)人,自己考上了康熙朝的博学鸿儒科,他的孙子朱稻孙又考上了乾隆朝的博学鸿词科,祖孙入选,世所仅见,有清只此一例,传为文坛佳话。 康熙帝在太和殿及殿前庭院东侧的体仁阁,亲自举办考试、披览试卷,选拔博学鸿儒,更为明清两代六百年历史所仅见,堪称文坛盛事。 在太和殿举行的博学鸿儒科,其“和”字理念,对于消弭满汉文化冲突、协和满汉民族关系,起到了积极的作用。 “治天下在得民心,士为秀民,士心得则民心得矣!”康熙帝明白这句话的分量。他的博学弘儒,旨在争取士心。康熙帝之所以成为千年一帝,比较重视民心,尤其重视士心,争取名士之心,是一历史经验。 中和方殿 在太和殿与保和殿之间,有一座风格独特的殿堂,这就是中和殿。中和殿平面呈正方形,殿顶为金色圆形,寓意是“天圆地方”。中和殿是建筑艺术中的奇葩,其建筑格局、建筑艺术,同太和殿与保和殿相比,迥然不同,很有特色。 中和殿与太和殿、保和殿形制不同,颇具特色——正方,单檐,四角攒(cuán)尖,鎏金圆顶,“如穿堂之制”,像亭式建筑,其特点是: 第一,方形圆顶。我们一看中和殿,最直观的印象是:华盖金顶,建筑特殊。就是说中和殿的建筑形式,平面呈正方形,殿顶金色圆形,寓意是“天圆地方”。殿的屋顶,不是重檐,而是单檐,四角攒尖,屋顶覆盖黄色琉璃瓦,中为铜胎鎏金宝顶。故宫大多殿堂,平面都是长方形的,太和殿、保和殿、文华殿、武英殿、养心殿、养性殿等,只有两座殿堂例外——中和殿与交泰殿,这就避免了外朝三座大殿建筑形式的雷同。 第二,四面门窗。中和殿四面出廊,都不砌墙,满设门窗。各门之前,都有石阶,东西陛(台级)各一出(一道),南北陛(台级)各三出(三道),中间为浮雕云龙花纹的御路。殿四面开门,南面满装槅扇门12扇,东、北、西三面槅扇门各4扇,总共24扇。殿的正中,安设宝座。 第三,体小精美。中和殿虽体量较小,但小巧精美。殿的内饰,雕刻精美、金砖铺地,富丽堂皇。中和殿的房檐,均饰金龙和玺彩画。中和殿的建筑面积为580平方米,其建筑高度、东西宽度、总的面积,相当于太和殿的近四分之一。 中和殿平面呈正方形,殿顶为金色圆形,寓意是“天圆地方” 为什么中和殿的建筑形式特殊呢?我想原因,主要有三: 一是空间因素。太和殿到保和殿的距离约84米,而太和殿纵深为35米,太和殿北阶到中和殿南阶仅有米,这中间盖一座大殿地方不够。在太和与保和两大殿之间,哪里还有地方建一座巨大的中和殿呢! 二是美学因素。建筑美学,讲求变化,避免雷同,高低起伏,大小相间。在两座长方形大殿中间,建一座方形小殿,既不雷同,也不呆板,还能同后三宫的交泰殿相呼应。 三是哲理因素。在太和、保和两座大殿之间,建一座方形小殿,不仅使中和殿在太和殿与保和殿之间保持和谐与平衡,而且在外朝三殿与内廷三宫之间也保持和谐与平衡,进而体现儒家“中和”的理念。 中和殿正中设地屏宝座,宝座也在子午线即中轴线上。中和殿在不同时期,不同场合,有着多元的使用功能,也就是多功能厅。 第一,休息厅。就是皇帝的“休息室”。明清两朝,太和殿举行各种大典之前,皇帝先在中和殿小憩,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。这里也就是皇帝举行大典前的“休息室”,如同大礼堂、大会堂旁的休息室、贵宾室。凡遇正旦(过年)、万寿(皇帝生日)、冬至三大节日,皇帝先到中和殿升座,到了正点的时刻,皇帝由中和殿出来,到太和殿接受朝贺。 第二,宴会厅。据《悫(què)书》记载:明崇祯十四年(1641年),崇祯帝御中极殿(中和殿),召对大臣,赐坐宴饮。这次宴会,太监布席,与宴者十三人,每人一桌,饮酒用金莲花杯。杯高大如瓶,口圆四寸,下有三小蒂承之,旁有荷柄。每桌三十余件餐具。前各摆设两个花瓶,瓶中插莲花。光禄寺(负责宴会)官员八人行酒。又如顺治四年(1647年)正月,皇上御中和殿,赐蒙古杜棱郡王楮鲁木宴。顺治八年(1651年)八月,顺治帝御中和殿,接见平西王吴三桂,并赐宴。(《清世祖实录》卷五十九)顺治帝常在此殿举行宴会。 第三,议事厅。崇祯帝有时在中极殿(中和殿)举行重要会议。崇祯十一年(1638年)三月初二日,召吏部尚书等议事,当议到兵饷、民食时,户部尚书程国祥言:“京师赁房月租及天下会馆租,岁可得五十万。”还要搜刮民脂民膏。工部右侍郎蔡国用言:崇文、宣武街石,除中道外,可培修外城。”把崇文门和宣武门马路上的铺路石,除当中一条外,全都挖出,修补外城。对于这个馊主意,有识之士,笑其无能。到崇祯十七年(1644年)三月初二日,崇祯帝在中极殿(中和殿)召集文武大臣会议时局应对的“方略”。这时,距明朝覆亡只有半个月,与会大臣三十余人,他们的态度十分悲哀:“三十余人皆漫应支吾无他语。”明朝灭亡,已成定局。 第四,典仪厅。凡遇皇帝亲祭,如祭天坛、地坛、先农坛、太庙等,皇帝于前一日在中和殿阅视祝文(祝祷的文稿);祭先农坛、举行亲耕仪式前,要在此查验种地的种子和农具;如皇太后上徽号、册立皇太子、册立皇后等,皇帝在此阅视册文。《实录》、《玉牒》告成礼,恭进中和殿,呈皇上御览,同时要举行隆重的存放仪式。 中和理念 中和殿的殿名变化十分有内涵。先叫华盖殿,再叫中极殿,后叫中和殿,三易其名,很有哲理。怎样看待它名称的衍变呢?从中又可以汲取那些智慧呢? 中和殿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(1420年)。初始的殿名,依照南京宫殿的名称,叫华盖殿。 故宫三大殿,初始名为奉天殿、华盖殿、谨身殿。明永乐十九年(1421年)四月初八日,一场大雷火,三大殿被焚。明正统六年(1441年)三大殿重修告成,从火焚到建成,历时二十年。明嘉靖三十六年(1557年)又焚毁。 新建三大殿的殿名叫什么?两种意见:一是照旧,因旧殿名是明太祖定的,明成祖沿袭的;二是改名,因“上天垂示至今已两矣”。三大殿先后两次被雷火焚毁,这是嘉靖帝坚持更改殿名的主要原因。因此,嘉靖四十一年(1562年)九月初一日,将重修后的三大殿依次改名为皇极殿、中极殿、建极殿。现中和殿天花板内构件上仍遗留有明代“中极殿”墨迹。 清顺治元年(1644年),清皇室入主紫禁城。顺治二年(1645年)五月再修,依次改三大殿名为太和殿、中和殿、保和殿。康熙二十九年(1690年)再修,乾隆三十年(1765年)重修。直至清亡,没再改名。 故宫三大殿的殿名,明初奉天殿突出“天”,嘉靖改名皇极殿突出“极”,清改名太和殿突出“和”。从突出天神,到突出皇威,再到突出国和,反映时代在发展,社会在前进,理念在进步。 雍正帝曾在中和殿前后两庑熬夜披览奏折 这里我特别说一下中和殿的殿名变化及其理念。 先说华盖殿。华盖殿名称,是有讲究的。“华盖”二字的含义:“华”就是华丽;“盖”就是遮盖——用大白话来说,就是华丽的伞盖。当今用伞,或为避雨雪,或为遮阳光。老百姓家的伞,再好看也没有特殊的名字,但皇家的伞,就要有一个高雅的名称,就是华盖。按照伞的形状,或华盖的形状,建造的宫殿,就叫做华盖殿。 “华盖”二字,还有典故。崔豹《古今注·舆服》记载:“华盖,黄帝所作也,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,常有五色云气,金枝玉叶,止于帝上,有花葩之象,故因而作华盖也。”本来为遮阳、挡雨的伞,到了黄帝那里,就变成了“五色彩云”的华盖。 “华盖”赋予星座的玄彩。《晋书·天文志上》记载:“大帝上九星曰华盖,所以覆蔽大帝之座也。”《宋史·天文志》说:“华盖七星,杠九星如盖,有柄下垂,以覆大帝之座也。”一把雨伞或阳伞,又同天上的星座联系到一起。皇帝出行时车上的伞,不仅是“五色彩云”,而且是天上星座,叫作华盖。因此,皇帝出巡,前导举着圆形大伞,已经不是为遮阳,也不是为挡雨,而变成一种礼仪。 “华盖”本是挡雨遮阳的人间伞,却染上祥云、星座的神秘色彩,所以用“华盖”来命名皇宫的宫殿,既形状相似,又庄重华贵,既上达天庭,又下接皇权,于是把皇宫外朝三大殿中间的一座殿堂,命名为华盖殿。 次说中极殿。明嘉靖朝定中极殿名称,也是有讲究的。它位于皇极殿与建极殿之间,也就是居于“皇极”与“建极”的两“极”之中,处于“中极”的地位,所以名叫中极殿。 再说中和殿。清顺治朝定中和殿的名称,更是有讲究的。“中和”理念源自儒家经典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喜怒哀乐之未发,谓之中;发而皆中节,谓之和。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;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。致中和,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。”意思是说:喜怒哀乐在没有发泄时,叫做“中”;在发出来后都能恰到好处,叫做“和”。所以,“中”是天下重大的根本,“和”是天下通达的大道。能够保持住中和,天地就能各安其位,万物就能适时生长。中和殿在太和殿与保和殿中间,借用这个典故,表示中和理念,体现中和智慧。 “中”,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一个精华。中,就是说话、行动,做人、做事,要执中,要适当,不偏激,不极端。 “和”,是中国传统思想的又一个重要理念。《论语·学而》说“礼之用,和为贵”,也是强调“和”。 清顺治朝将皇宫三大殿的皇极殿、中极殿、建极殿,依次改名为太和殿、中和殿、保和殿,就连太和殿庭院的侧门——左顺门后改为会极门,清改为协和门,右顺门后改为归极门,清改为熙和门,这样太和、中和、保和三殿的殿名,太和、协和、熙和三门的门名,都突出“和”字,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。“和”字为重,“和”者为尚,具体说来,就是大贤大智者所概括的“六和”——自己和悦,人我和敬,家庭和睦,自然和顺,社会和谐,世界和平。 总之,“中和”的理念,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。我们参观故宫,透过中和殿,既能看到中华文化的外在风采,又能体悟中华文化的内在精髓。 保和宫殿 三大殿庭院,起于太和门,兴于太和殿,收于保和殿。保和殿位于三大殿庭院的北端,是这座壮丽庭院的收尾之笔,因而处处与太和门、太和殿相呼应,以收浑然天成之效。 在外朝三大殿中,保和殿面积,次于太和殿,大于中和殿。前面讲过,太和殿为十一开间、进深五间,保和殿则面阔九间、进深五间,恰合“九五之尊”的吉祥数。保和殿通高米,比太和殿矮5米多,建筑面积1240平方米,略多于太和殿的一半。殿里地面也铺设金砖。金砖产自苏州一带。当年永乐建紫禁城时的御窑之一,在今苏州市相城区陆慕镇御窑村,世代传承,御窑遗址,至今犹存,其烧造技艺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。 太和殿的屋顶为重檐庑殿顶,规制最高;保和殿则采用重檐歇山顶,规制仅次于重檐庑殿顶。在常见的庑殿顶、歇山顶、硬山顶等之中,庑殿顶前面讲过,这里介绍硬山顶和歇山顶。旧式瓦房多为硬山顶,就是两侧山墙是垂直的。歇山顶呢?歇山顶的特点是:分上下两部分——上半部分类似硬山顶(是垂直的),下部分是斜面的。歇山顶的屋脊上半部分中有横脊,横脊两端各辐射出两条侧脊;横脊前后为斜面,同一边的两条侧脊则夹出立面。四条侧脊下端各辐射出一条斜下的短屋脊(学名叫做“戗脊”),形成前后左右四个斜面,构成歇山顶的下半部分。这样,歇山顶一共有九条屋脊、四个斜面和两个立面;如果增加一重屋檐,就又增加四条屋脊、四个斜面。屋檐、斜面、立面和屋脊的繁复组合,既有实用目的,也有艺术风采,更彰显皇家建筑的气势和华贵。天安门、端门等是重檐歇山殿顶。保和殿的檐角同样装饰小兽,但只有九个,比太和殿少一个——“行什”,不过已经比其他宫殿都要多了。 保和殿几经大修,殿后的大石雕,却为明永乐建紫禁城宫殿时的原物,只是在乾隆年间凿去大约米厚的旧有花纹,重新雕刻流云立龙图案。这件十分珍贵的文物,当中刻着九条蟠龙,四周为缠枝莲花纹,下部为海水江崖,中间为流云,气势磅礴。石长米,宽米,厚米,重200吨,为宫中石雕之最,俗称大石雕。 保和殿后的大石雕是宫中石雕之最 经过测算,大石雕毛坯重量约为300吨。石料采自今北京房山大石窝。这里距紫禁城约一百多里,既没有起重吊车,也没有运输机械,巨石是怎样运到这里的?有学者研究,这块巨石,在紫禁城三大殿建成之前运到,就地雕刻,安装到位。运输方法:在寒冷冬季,于运道路旁,每隔一里,打一眼井,汲水泼路,结成冰道;工匠民夫们,利用冰船,驱使大批骡马拉拽,使石料在冰道上滑移,缓慢行进,运到工地。 《清圣祖实录》记载,康熙帝听故明太监讲故事:保和殿初建时,采买搬运巨石到京,不能运入午门,运石太监参奏此石不肯入午门,便命太监将石捆绑,打六十御棍。当然打御棍巨石也不能进午门,还是靠智慧才运来的。 这块大石雕为什么没有用在太和殿的正前面呢?有一种看法是:由于石坯在“三大殿”建成之前,已运至靠近保和殿后的位置,雕成后因难于运输,特别是难以通过门阙,只得就近安装在保和殿后正中的御路上。 这事可以讨论。三大殿御路上的石雕,最重要的有两块:一块在太和殿前,另一块在保和殿后。按常理说,太和殿前石雕比保和殿后石雕更重要、更显眼。但是,这块最大的石雕,为什么没有安放在太和殿前,而安放在保和殿后呢? 如果这块大石雕,是为了给皇帝看的,安放在什么位置,其效果最佳呢?皇帝居住在乾清宫,御政在保和殿、中和殿、太和殿,大石雕恰在皇帝御政(上班)必经的御路之上。皇帝每次从乾清宫出来,出了乾清门,这块大石雕立即映入眼帘。大石雕的宽度,恰是御轿的宽度,两旁是抬轿太监行走的左右两行小台阶。皇帝乘坐御轿,在大石雕上经过,何等气势,何等庄严! 而太和殿前石雕,虽然在御路上,但皇帝很少走,也很难看得见。因此,从乾清宫到乾清门,到保和殿,这段御路不长,却是中轴线上最奢华的一段。乾隆帝格外重视这块大石雕,并重新雕刻这块大石雕,可从一个侧面证明这一点。 保和殿后大石雕,是紫禁城游客必看的一个景观。 保和殿试 保和殿除曾作为清顺治帝和康熙帝的寝宫,以及皇家宴会厅、会议厅、接见厅、仪礼厅之外,还有一个重要功能,就是举行殿试的场所,也就是举办国家考试的场所。 “学而优则仕”,科举是明清时期读书人做官的正途。科考制度,设计严密,层级很多,攀登艰难。读书人十年寒窗,拾级而上,成功者少,失败者多——未必能求得半点功名。一旦打定主意走科举之路,首先要参加县、府、省三级的“童试”,也就是童生试,过关之后成为“秀才”(生员),分别为县、州、府学的生员。尔后参加“乡试”。“乡试”为省级考试,三年一比(届),由朝廷派官主持,秋天在省里举行,所以又叫“秋闱”。乡试中榜,就称“举人”(第一名称解元),获得了参加国家级考试的资格。国家科考也是三年一比(届),分两试:首先由礼部举办“会试”,在春天举行,所以又叫“春闱”。会试者不限年龄,“番禺王健寒九十九岁,尚能入试,握笔为文”。(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四)会试地点主要在贡院(北京贡院胡同),考取者称“贡士”(第一名称会元)。贡士才有机会参加朝廷举办的“殿试”。殿试明初在奉天殿(太和殿),后多在保和殿,乾隆后定制在保和殿。 殿试是考进士,如何进行呢? 首先是出题。据参与命题的清末重臣翁同龢在《翁文恭公日记》里记载,某年四月二十日寅时(寅正4时)三刻,他到西苑(中南海)听旨,被任命为殿试读卷官。然后与其他读卷官一道,草拟“策问”题目八道,进呈光绪皇帝。皇帝看过,用朱笔圈出四道。读卷官把这四道考题工整书写,用封筒装好,再呈皇帝。这时已到中午时间。饭后试卷发回到读卷官处,经过密封,运到内阁大堂(以后讲)。监考的御史已在内阁大堂等候。除了主考官和读卷官,其他人等一律屏退,由读卷官书写正式试题。酉正(18时),刻字匠齐集大堂。护军统领把大堂前后门都封闭,戌初(19时许)发刻试卷。到子正一刻(0时15分)刻成,经过校对、印刷、装订,寅正(4时)完毕,共印370份。从出题到印卷,整整一天一夜。安排如此紧凑,为着防止泄题。 其次是殿试。殿试二十一日黎明,考生(贡士)们在太和门两边的昭德门、贞度门集合,由官员引领穿过太和门,经太和殿两侧中左、中右门,到保和殿丹陛下。一位大学士把考题授予礼部堂官。贡士们面北行三跪九叩礼。然后由礼部官员分发试卷,考生要跪着接受,行三叩礼。鸿胪寺官员引领考生到考桌前,答题正式开始。随卷下发的还有答题纸,答题纸长一尺四寸,白宣纸,凡八开,红阑格,每开十二行,行二十二字,抬头顶格加二字,共二十四字。这样,每页不算抬格,共可写264字。书七开半为满卷,写满为1980字。为防写错,要打草稿。正本要用端正楷书来写,格式严谨,不得涂改。可见,殿试不仅比试思想和文采,也要比试书法和缜密,乃至韧性和体力。考试以一天为期,实在熬人,但也有些人性化措施。比如,殿试给每个考生设有考桌(会试为矮几)可以伏案写卷;考试当中进餐,由光禄寺负责预备红绫饼,有时也给茶喝。 再次是阅卷。殿试完毕,决定考生命运的阅卷立即开始。交卷以日落为限。诸贡士答题完毕即可交卷,答卷密封后,放到箱子里,送往午门内的朝房,交给收掌官。收掌官将答卷转送给读卷官阅读。读卷官阅毕,主考官等拟定前十名答卷,进呈皇帝。皇帝钦点一甲前三名,就是状元、榜眼、探花,读卷官将后七卷填写二甲名次,交内阁列金榜。 最后是发榜。殿试一般在考试两天后发榜,考中者分为三个等级:一甲三名,第一名状元、第二名榜眼、第三名探花,为“进士及第”;二甲若干名,为“赐进士出身”;三甲若干名,为“赐同进士出身”。一甲为三名,固定不变;二甲和三甲的名额,每科不同。二甲名额较少,三甲名额较多。明朝殿试,洪武二十四年(1391年)最少取31人,洪武十八年(1385年)最多取472人;清朝殿试,乾隆五十八年(1793年)最少取81人,顺治十二年(1655年)最多取399人。清朝平均每科取进士236人。清代中进士年龄最小的16岁(虚岁),一位是安徽合肥人李孚青,另一位是满洲正黄旗人伊桑阿。后者官礼、吏、户、兵部尚书,文华殿大学士。 中进士者的名单写在黄色榜上,称为“金榜题名” 发榜前由礼部官员在保和殿传胪(唱名),宣布考中进士的甲第和名次,并将名单写在黄色榜上,所以称作“金榜题名”。新科状元率领进士们走出太和门、午门、端门、天安门。走出午门中门的,只有一甲状元、榜眼、探花才能享受如此尊荣。黄榜贴在长安左门(在今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前)附近。顺天府尹设宴招待新科进士。新中进士,“一登龙门,身价百倍”,成为朝廷执政集团的官员。 钦点翰林 在帝制时代,哪里升官机会多、速度快呢?答案是“三近”:近皇帝、近皇权、近皇宫,愈近皇帝、皇权、皇宫就升迁得愈快。哪里离皇帝、皇权、皇宫最近呢?明清时期,答案是内阁、南书房(康熙时设)、上书房、詹事府和军机处(雍正时设)等。怎样才能被皇帝选中,进入这些地方?答案是:进入翰林院,俗称“点翰林”。 金榜题名,标志着漫漫科考路走到尽头,画上了圆满的句号。但是,考取进士之后,并不能直接出将入相,显贵于世。相反,考中进士,只能获得担任县令、六部主事等七品、六品小官的资格。从七品到一品,整整十四个台阶,进士刚迈上第一个台阶。无论在地方衙署或在中央部门,升迁的机会都并不多,速度也很慢。绝多数人默默无闻,在低品秩位置上结束官场生涯。“点翰林”则可以改变这些人的命运。 清承明制,翰林院官员,多出自翰林,据统计:清代汉大学士共119人,其出身翰林(含庶吉士)101人,进士17人,举人仅左宗棠一人。翰林出身的占其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五。所以,《清史稿·选举志》说:“有清一代宰辅多由此选。”因此,考中进士之后,士子下一个目标就是:考庶吉士(类似读研),进翰林院。 怎样才能进翰林院?正途是通过两次考试:朝考和散馆。 朝考,是翰林院庶常馆(类似研究生班)庶吉士的入门考试,就是已经录取的进士,除一甲三名免试外,其余再举行一次考试,叫作“朝考”,选拔庶吉士,到翰林院学习。于是,《明史·选举志》说:“庶吉士始进之时,已群目为储相。”学业三年以后,举行毕业考试,称为“散馆”。据统计,朝考录取人数,最少一次是顺治十八年(1661年),为10人;最多一次是光绪十八年(1892年),为99人,清代26846名进士中,共考选庶吉士5742人(邸永君《清代翰林院制度》),平均每届约人,入选率不到四分之一。 散馆,是翰林院庶常馆庶吉士的毕业考试。庶吉士经过三年清贫学习生活,要举行毕业考试。考试成绩分为三等:一等者,留馆,授予翰林官;二等者,或留馆,或工作;三等者,或再读三年,或退回进士候缺分配工作。只有上等和中等者,才算是翰林。在明清时代,作为四民之首的士,其最高层次则是翰林。这样一来,朝考—庶吉士—散馆—翰林官,构成了一条通向皇帝身边的快速通道,而且几乎是唯一的通道。当然,就算成为翰林官,也还要努力争取,任侍讲、侍读、经筵讲官等,这样被皇帝注意的可能性才最大。 点翰林在仕途上如此重要,朝考和散馆当然备受瞩目。偏偏有的皇帝和权臣,拿点翰林不当回事。《明史·选举志》记载:万历二年(1574年),当时权倾朝野的张居正遇到了件不高兴的事——他的儿子会试没有通过。孩子不争气,干他人何事?然而大权在握的张居正偏要拿一班新科进士出气,“遂不选庶吉士”,断了这些人点翰林的通路。有不让入学的,就有不让毕业的。万历后期,言官王元翰曾上书皇帝,痛陈让他想要大哭一场的八件事,其中就有“庶常(庶吉士)散馆亦越常期”——到期不举行毕业考试,平白积压人才,这可如何是好啊!奏章上去,皇帝怎么说?《明史·王元翰传》记了四个字:“帝皆不省。”任你如何写,他不当回事——不说白不说,说了也白说。 清代的皇帝,比较重视朝考和散馆。但是皇帝在乎,偏有考生不在乎。乾隆朝的一位状元钱维城,受修撰,为“清书翰林”,就是学满文的庶吉士。钱维城天资聪慧,觉得满文好学,不怎么上心,结果散馆考试时竟然交了白卷。乾隆帝大怒道:钱维城难道觉得国语不值得学吗?竟然敢违抗祖制,一定要法办!军机大臣傅恒求情,说钱某汉文好,可以宽贷吧。乾隆帝给傅恒个面子,把钱维城召到保和殿阶下站立,出题考他。钱维城背靠着础石,挥毫疾书,不到一刻钟就写完了。乾隆帝惊异于他的才华,任命他为南书房供奉。钱维城后来官至户部侍郎,很受宠幸。这算“坏事变好事”的实例。当然,大部分考生对翰林官极其向往,甚至走个后门也要挤进翰林院。康熙年间,庶吉士张逸少散馆没考好,被发出去做知县,后来又升到知州。他的爸爸张玉书,时任大学士,专门上折子,请皇帝把儿子调回来。于是康熙帝授予张逸少翰林院编修职务,算是做了个人情。 翰林也有送人情的。乾隆五十二年(1787年),乾隆帝给参加会试考完三场的99岁山东老举人李宏道翰林院编修(正七品)衔、89岁以上彭以猷等40人翰林院检讨(从七品)衔。(《清高宗实录》卷一千二百七十八)他们这种终生学习和执着的精神,着实感人,令人敬佩! 《论语·子张》曰:“仕而优则学,学而优则仕。”人们往往记住“学而优则仕”, 却常常忽略“仕而优则学”。终身学习,坚持不懈,毅力可嘉,精神可敬。 文华经筵 明清皇帝怎样接受教育呢?主要是通过“经筵”。 什么是“经筵”?“经”指经典,主要是儒家的“五经”即《易经》、《书经》、《诗经》、《周礼》、《春秋》等。“筵”的本意为竹席,引申指座位,此处是“讲席”的意思。合起来,“经筵”就是儒臣给皇帝上课,讲授儒家经典或治国之道等,也就是皇帝学习的制度。明清时期,大经筵多在文华殿举行。 图为明人绘《经筵进讲图》 明清经筵,礼制相同,略有差异,以清为例,综合叙述。先由礼部动议举行,翰林院选任讲官,翰林院掌院学士和讲官共同拟定篇目、撰写讲义,奏请钦定。经筵当天黎明,由大学士等,到传心殿祭祀。经筵举行时,文华殿宝座前摆放南北三张桌子,北面是皇帝用的御案,南面分别是讲官用的讲案,三案相对,呈品字形。案上各置讲章(讲稿),镇以金尺(镇尺)。旁边站立展书(翻书)官两员。 讲官在两张桌子上安放好讲义:左边是“书”,即“四书”;右边是“经”,即“五经”。讲官一共四位,满汉各二,两人一组,分讲书、经(明没有满讲官)。展书官膝行(跪着前行)御案前展开讲章,然后退回原处。先由满人讲官出列,用满语讲“四书”,然后由汉人讲官用汉语来讲。讲完之后,皇帝就讲解内容发些议论,叫作“书义”,大臣们跪着聆听。再由满、汉讲官依次再讲“五经”,皇帝阐发些“经义”,尔后下课。皇帝给参加者赐座,或在廊屋赐茶,然后起驾回宫。讲官等人随后到太和门东廊吃饭,有时在文华殿配殿本仁殿设席。赐宴的酒食自然不错,剩下的饭菜还允许打包带走。这在当时看是皇帝的恩典,在今天看是节约、不浪费。 经筵日讲,经常进行。明朝有两位少年天子:一位是9岁的正统帝,另一位是10岁的万历帝。我重点介绍一下万历帝。经筵内容都是儒家经典,教化内容多,道理也深奥,小皇帝理解起来很有困难。首辅张居正对万历帝更是尽心尽力。《明史·张居正传》记载,神宗刚刚即位时,张居正考虑到皇帝年纪小,挑选了先代治乱的经验,编成《帝鉴图说》一书,选取历史上正面81个、反面36个,共117个故事,每个故事,配上图画,图文并茂,生动活泼,用通俗语言,给皇帝讲解。这些生动有趣历史故事,涵盖修身治国各个方面,便于少年天子接受。 但是,“三杨”和张居正对正统帝和万历帝两位少年天子的教育都不成功,甚至都是失败的。究其原因,于教学——读书过程是:一读,二讲,三写,四行,经筵日讲,有读,有讲,有写,但缺乏行,重知轻行。于教育——“教师(讲官)、家长(太后或太皇太后)、社会(宫廷氛围)”难能协调一致。于体制——“立嫡以长”、皇帝终身的君主制度。总之,明代君主常用各种理由取消经筵日讲,一会儿说身体不好,一会儿说天气太冷或者太热。虽然大臣经常上书诤谏,但是皇帝往往无动于衷。 清代四位幼帝中,以光绪为例。光绪二年(1876年)三月十六日,六岁的光绪帝开始在毓庆宫上学。老师有翁同龢等。光绪帝坐北面南,前面摆着课桌,上面有笔墨纸砚。翁师傅写了“天下太平”、“正大光明”八个端庄颜体大字,后握着皇帝小手在红格纸上描红模子。尔后,用张居正的《帝鉴图说》做课本,讲故事。头两年,主要是认字、听课、背书。规定:每日生书读20遍,熟书读50遍。 光绪帝常读到一半就不想读了,老师催促,则不开口。对皇帝不能打骂,也不能体罚,便申斥几句,小皇帝嚎啕大哭,声震宫外。光绪帝性格倔犟,有时十天半月不开口。只好奏报慈禧,请醇亲王奕譞来陪读。另一位师傅孙家鼐想出“静坐法”,就是罚“不许动”。光绪帝发火,大骂起来,摔碎杯子,太监们“一”字排开,跪地求情,根本不听,冲出书房,逃回宫里。皇帝罢课,慈禧出面,训诫皇帝,支持师傅。但另一位师傅李鸿藻教育灵活:“一日,穆宗(同治帝)学书,故为戏笔。鸿藻立前捧上手曰:‘皇上心不静,请少息。’穆宗改容谢之。” 光绪帝胆子小,怕雷电,一次雷雨,吓得直哭,翁师傅抱起皇帝,哄在怀里。有时光绪帝因肚子痛,未吃早饭就到书房,上一半课说饿了,翁同龢就让太监送来点心。光绪帝十一岁时,上课心神不定,催师傅提前下课,先后半月,经常如此。怎么回事呢?原来宫里有钟表,怕他分心,就撤了去。光绪帝借口怕误时,要了八音钟。他经常玩弄,给玩坏了。上课不专心,老惦记回宫修钟。后来换了钟,才安下心来。光绪帝逐渐懂得感恩,九岁时新春赐“福”字,特意将“福”字从翁师傅头上身上反复来回拖了两遍,意思是“全身福”、“全家福”。慈禧命裁撤书房,翁同龢为光绪帝师傅达二十二年之久。 《永乐大典》 《永乐大典》是永乐皇帝下令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类书。《永乐大典》和《古今图书集成》属于“类书”,就是将许多图书里的内容打散,按照不同内容,分类编纂,再按照字韵等重新排列起来,便于查阅。《四库全书》则属于“丛书”,就是将整本书直接归类,再编排起来。 《永乐大典》被誉为“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” 永乐元年(1403年),明成祖向翰林侍读学士解缙等下达了修书敕令。永乐帝修书要求就是两个字:“全”与“便”,就是汇集要齐全,使用要方便。解缙显然没有理解这个“全”字。他组织了一百多人的编辑部,只花了一年多,编好了一部《文献大成》,向朱棣交差。朱棣一看,嫌该书不够完备,于是加派姚广孝等为总负责,让礼部在全国搜罗纂修和缮写人,“开馆于文渊阁,命光禄寺给朝暮膳”。 在揣摩上意方面,姚广孝显然比解缙更胜一筹。他把编修队伍从100多人扩大到2169人,供事人员更达3000余人。能请到的先生尽量请,能找到的图书尽量找。到永乐五年(1407年)冬,一部收书七八千种、共22937卷、11095册、亿多字的大书,摆在了永乐皇帝面前。永乐帝为这部新书赐名《永乐大典》,并作序说:“惟有大混一之时,必有一统之制作,所以齐政治而同风俗。序百王之传,总历代之典。”就是说,只有国家大一统的盛世,才有这部鸿篇巨制问世。这部《永乐大典》,继承了历史上历代的传统,总汇了历代所有的著作,被《大英百科全书》誉为“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”。。《永乐大典》修成后,放到南京文渊阁珍藏。 《永乐大典》开馆纂修之际,总负责解缙的仕途也达到了顶峰。解缙洪武年间生人,19岁就中进士、点翰林,明太祖对解缙“甚见爱重,常侍帝前”。朱元璋比解缙大四十多岁,一天他对解缙说:“朕与尔,义则君臣,恩犹父子,当知无不言。”意思是朕与你,虽说是君臣,却如同父子,你有话可要知无不言啊! 这话笼络成分居多,可解缙太年轻,缺乏城府,竟当了真,当天就给朱元璋上了万言书。这封万言书,仅《明史·解缙传》就引述了近两千字,约占本传的二分之一。大到用人、刑名等国务,小到皇帝读什么书,解缙全批评一顿,特别是严肃指出了朱元璋杀人过多等弊政。奏书后,朱元璋别的没说,仅称赞他的才华。解缙没明白朱元璋的真实内心,又上了《太平十策》。朱元璋继续不理。一次,解缙到兵部索要差役,语多不恭,被告到朝廷。朱元璋随即让解缙改做御史。后来解缙的父亲觐见,朱元璋对他说:“大器晚成,若以而子归,益令进学,后十年来,大用未晚也!”就这样客气地把解缙赶走,没动怒,没贬官,也没杀头。解缙在乡八年,朱元璋病死。他进京吊丧,又被劾母丧未葬离乡,贬到了甘肃去当吏员。亏得有人说情,他才回到朝中,做了个从九品的低级官员。 朱棣政变后,建文帝的官员士子多不服。解缙认为升官时机已到,于是主动迎接新君,愿为新皇尽忠效力。永乐帝在孤立之时,见解缙投桃送李,便破格加以信用,让他入直文渊阁,参预机务。《明史·解缙传》说“内阁预机务自此始”。短短两年,解缙一路春风,节节攀升,位极人臣。朱棣曾对解缙等人说:“慎初易,保终难,愿共勉焉。”可叹解缙没参透皇帝讲的这个“慎”字。他少年登朝,才华过人,锋芒毕露,口无遮拦,随性臧否,招来嫉恨。朱棣立储时,在嫡长子高炽与次子高煦间犹疑,问询解缙,缙力主高炽,即后来的洪熙帝。于是觊觎储位的汉王高煦对解缙恨之入骨。 到了永乐五年《永乐大典》编成,解缙也被因细故外贬。临走前,又有人举报他发牢骚,便把他发到粤西南,远离政治中心。永乐八年(1410年),解缙进京奏事,顺便去看太子。当时朱棣在北征蒙古,朱高煦就说:“缙伺上出,私见太子。”朱棣听后震怒,解缙被下诏狱,严刑拷打,牵连甚广。这一关就是五年。 永乐十三年(1415年),朱棣阅看在押犯名单,见到解缙的名字,对锦衣卫头目纪纲说:“缙犹在耶?”这句话可以有两种理解:一是嫌他活着,打算杀了解缙;二是念他活着,打算启用解缙。纪纲理解为前者,就在寒冬深夜,把解缙灌醉,埋在雪中,活活冻死:一代才俊,四十七岁,悲剧谢幕,启人深思。 解缙历事洪武、建文、永乐三朝,二十多年间,三起三落。入直文渊阁,是他飞黄腾达的开端;在文渊阁修《永乐大典》,又是他名垂史册的起始。所以,解缙的一生,与南京文渊阁紧密相连。 《图书集成》 《古今图书集成》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、印制最精美的一部类书。 《古今图书集成》主要由陈梦雷编纂,从康熙四十年(1701年)开修,到雍正四年(1726年)印出64部,历时整整四分之一个世纪。全书“贯穿今古,汇合经史,天文地理皆有图记;下至山川草木、百工制造、海西秘法,靡不备具,洵为典籍之大观”。 《古今图书集成》文字部分由铜活字排印。中国是活字印刷的发明国,但铜活字印本至今仅存二十余部,其中《古今图书集成》规模最大,质量也最好。全书配有木刻版画等6244幅,质和量均堪称古书之冠,而该书的表格也是传世古籍中最多最好的。所以,《古今图书集成》的编纂,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大事;《古今图书集成》的出版,又是中国古代印刷史上的大事。 《古今图书集成》是我国现存最大、最精美的类书 英国《中国科学技术史》(34卷本)著者李约瑟说:“我们经常查阅的最大的百科全书是《图书集成》。”《古今图书集成》凡10040卷,5020册,分装576函,约亿多字,被誉为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类书,也是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。《古今图书集成》与《永乐大典》不同,其编纂最初并非皇帝敕令,而主要是陈梦雷的个人行为。 陈梦雷(1650—1740年?),福建侯官(今福州市)人。康熙九年(1670年),年仅二十岁的陈梦雷中进士,后点翰林。梦雷通满文,光明前途遥见,厄运不期而至:康熙十二年(1673年),梦雷送母亲返乡,遭遇三藩中耿精忠叛乱。他虽然躲到寺庙里,但是耿的手下一手拿令箭,一手执白刃,胁迫陈父供出了他的下落。陈梦雷坚不附逆,被下狱,释出之后,削发入寺。后来耿精忠硬要给他授官,陈梦雷摆脱不掉,托病不出。陈梦雷的不合作态度,不仅换来牢狱之灾,而且让全家陷入贫困,大儿子甚至因为没有奶水而死去了。梦雷不改其志,寻找报国机会。恰好陈梦雷同年进士、同官编修、同为闽人的李光地也回家探亲,与陈密谈。按陈梦雷的说法,他将耿逆虚实写成奏疏,封在蜡丸里,由李光地夹带回京,上呈朝廷。 可惜,李光地到了京城,呈上蜡丸,据为己功。耿逆平定,朝廷将陈梦雷打成逆党。康熙十九年(1680年),陈梦雷在刑部审讯时,母亲去世。次年,陈梦雷被下狱论斩。万念俱灰时,相传日讲起居注官徐乾学相救,才从宽免死,发往沈阳给披甲人为奴。陈梦雷和夫人被押上路,“两人耦系,起卧与俱”,备受精神与肉体的摧残。他到戍所不久,病倒在一座僧寺,后被心月和尚关照住进沈阳龙王庙。奉天府尹高尔位聘他主持纂修《盛京通志》。他在沈阳既修书,又读书,所住的草堂,“四壁图书列,烟光一径深”。流放期间,陈梦雷先痛失爱女,又遭遇夫人逝世。后康熙帝东巡谒陵,他到抚顺迎驾,跪诉冤情。康熙帝用满语和他对话,最后赦免了他。陈梦雷结束了17年流放生活,回到京城,奉旨侍皇子胤祉读书。(陈梦雷《松鹤山房文集》、《闲止堂集》) 胤祉(1677—1732年),康熙帝第三子,封诚亲王,学问渊博,是玄烨诸子中的科学家。陈梦雷为给王爷进讲,从康熙四十年(1701年)起,整理诚亲王和自己积累的古代文献,按经、史、子、集,“目营手检,无间晨夕”,勤奋编修,请人誊写。到康熙四十五年(1706年),初稿告成。康熙帝对胤祉进呈的《汇编》极为珍重,赐名《古今图书集成》。康熙帝还将御书“松高枝叶茂,鹤老羽毛新”赐给陈梦雷。(《国朝耆献类征初编》卷一一六)陈梦雷后在熙春园(今清华大学内)松鹤山房内,带领80余人,编纂、增补、修订、完善,并用铜活字印刷《古今图书集成》。 康熙帝去世,雍正帝即位。胤祉因同兄长废太子关系较好,被囚禁在景山永安亭,后来忧郁而死。陈梦雷受其牵连,《古今图书集成》受到影响。雍正元年(1723年)初,73岁的老翁陈梦雷被流放,后死于关外卜魁(今齐齐哈尔市)。雍正帝命户部左侍郎蒋廷锡(雍正四年升户部尚书)等“督承在馆诸臣”,修订《古今图书集成》。蒋廷锡对该书仅作极少部分校订,删去修撰人陈梦雷姓名。康熙帝所有相关谕旨,《清圣祖实录》一条未收。雍正帝亲自作序,完成了《古今图书集成》。但是,《古今图书集成》的主要功劳应归于陈梦雷,而不是蒋廷锡。就连《清史稿·蒋廷锡传》对《古今图书集成》修书一事,只字未提。 《古今图书集成》后来和《四库全书》都贮藏在北京皇宫的文渊阁。 《四库全书》 紫禁城文渊阁,是清乾隆帝专为收藏《四库全书》而建造的。《四库全书》于乾隆三十八年(1773年)开馆修纂。次年,乾隆帝命杭州织造去宁波著名的藏书楼——天一阁考察(我国有私家藏书传统)。乾隆帝的旨意非常详细,要求搞清天一阁的建造方法、材料、书架款式等,然后做成烫样,标明尺寸后呈报。皇帝见图,随即拍板,就照天一阁式样,在文华殿以北兴建文渊阁。 紫禁城文渊阁,是皇家修书、藏书的地方 文渊阁所藏《四库全书》是纪昀等人为总纂官。 纪昀(1724—1805年),字晓岚,直隶献县(今河北献县)人。乾隆间进士,点翰林,翰林院侍读学士,为天子近臣。纪晓岚因为跟亲家说话不谨慎,泄机密,被夺职,遣戍乌鲁木齐。重回翰林院后,被荐任《四库全书》总纂官,儿子犯案,连累老子。幸亏皇帝宽免,纪晓岚才得以继续修书。《四库全书》从乾隆三十七年(1772年)开始纂修,历时15年,才告完成。修《四库全书》成为纪晓岚一生的转折。此后他不仅官运亨通,做到协办大学士、礼部尚书、左都御史,而且因为这部古代世界最大的丛书而扬名后世。 《四库全书》分经、史、子、集四部,据林天人先生统计,文渊阁本收书3471种,79018卷,装帧成36381册,汇纳为6144函(各分卷册函数不同)。书册封面为绢制,各部采用不同颜色。乾隆有诗云:“浩如虑其迷五色,挈领提纲分四季。经诚元矣标以青,史则亨哉赤之类,子肖秋收白也宜,集乃冬藏黑其位。”就是说经史子集四部分别对应春夏秋冬四季,书衣分为四种颜色——经部绿色、史部红色、子部蓝色、集部灰色,作为全书纲领的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则为黄色。几册书成一函,装入香楠木的匣子,衬以夹板,束之绸带。 《四库全书》修成,又经过两次补遗,到嘉庆九年(1804年)才最后告竣,长达33年。全书没有刊印,只缮写了七部,后来命运多舛。第一批四部:大内文渊阁本,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,已经影印出版;圆明园文源阁本,英法联军、八国联军入侵时被焚;沈阳文溯阁本,后移藏于甘肃省图书馆,现建新馆专藏;避暑山庄文津阁本,现移藏于国家图书馆,也已影印出版。以上四阁都在北方,习称“北四阁”。乾隆帝以江浙文风较盛,为便于士子就近阅读,命再抄三部:一部藏扬州大观堂的文汇阁,太平天国时毁于火,现正复建文汇阁;一部藏镇江金山寺的文宗阁(又作“淙”),也在太平天国时毁于火,现已复建完工;另一部藏杭州文澜阁,还是在太平天国时部分遭毁,但知县丁丙等捐筹款补抄,基本补上。以上三阁,都在南方,习称“南三阁”。底本则存翰林院(有学者认为没有此书),供士子阅读。 文才自古多磨难。明清三部大书《永乐大典》、《古今图书集成》和《四库全书》的六位总纂官和总校官,各有各的悲剧。《永乐大典》的解缙,身陷囹圄,悲惨下狱,惨被冻死。《古今图书集成》的陈梦雷,耦枷发配,客死塞外;才子胤祉,被囚景山,愤郁而死。《四库全书》的纪晓岚,罢官戴罪,流放西域;陆费墀,罢官忧死,抄家补赔;陆锡熊,罚钱补正,流死沈阳。分开来看,是个人的悲哀;合起来看,是社会的悲剧。然而,没有八年乡居“杜门纂述”,或没有后来的解缙;没有关外十七年为奴,或没有后来的陈梦雷;没有两年零八个月乌鲁木齐遣戍,亦或没有后来的纪晓岚。所以,事有两端,话说两面:文才自古多磨难,磨难之中出文才。《永乐大典》总纂解缙、《古今图书集成》总纂陈梦雷和《四库全书》总纂纪晓岚都是其历史的明证。 在肯定《永乐大典》、《古今图书集成》和《四库全书》汇集、整理、编纂中华文化遗产正面价值的同时,也要同西方略作对比。特别是乾隆帝组织编修国家巨大文化工程——《四库全书》,既看到其在中华文明史上的贡献,也要看到其影响中国历史的进程。这时,法国正在编修《百科全书》。狄德罗、伏尔泰、卢梭等一批进步思想家,人称“百科全书派”。他们传播启蒙思想,反对封建专制,批评经院哲学,形成社会进步动力,为法国大革命做了思想、舆情与理论的准备。而“四库全书派”集中当时知识精英,埋首故纸堆,抄写古文献,扼杀了他们的聪明和智慧,磨灭了他们的批判与创新精神。结果,中国与西方各自走上不同道路,这很值得人们深思。文渊阁则成为这一历史的见证。 武英过客 武英殿与文华殿,按照“左文右武”的格局,两殿规制,基本相同。复建之后,更加雷同。为什么呢?明末文华殿毁于火,康熙年间重修是以武英殿为蓝本的;同治年间武英殿再被焚毁,重修时又以文华殿为参照。武英殿与文华殿相对称,向西,从西华门进出皇宫,向东,从熙和门(右顺门、归极门)进出太和门前广场及三大殿庭院。 武英殿与文华殿,按照“左文右武”的格局分布 武英殿“尚武”,在明清易代之际,才真正出现过武事。从崇祯元年(1628年),到顺治七年(1650年),在这二十二年间,中国政治、军事的三股主要力量——明朝、大顺、清朝,三位主角——朱由检、李自成、多尔衮,争逐天下,一决雌雄,而交替进行表演,他们都在三十多岁的英年离世,武英殿成为这场军事与政治较量的历史舞台。 一说朱由检(1611—1644年)。崇祯八年(1635年)十月,明崇祯帝朱由检做出一个不寻常的决定:他从乾清宫搬到武英殿居住,下令减少膳食,撤去音乐,除非典礼,只穿青衣,直到天下太平之日为止。崇祯帝为什么有此不凡之举呢?原来,崇祯年间内忧外患迭起,到这年正月,朱姓皇帝老家凤阳竟然被农民军攻破,凤阳祖陵的明楼、隆恩殿遭到焚毁,守军也被消灭。祖宗受了惊吓,崇祯帝一心想要做中兴之主的美梦破灭,此时他该有多么羞愧,又多么焦虑!于是,崇祯帝下诏罪己。他讲了三个意思: 第一,祖陵被焚,责任在谁?崇祯帝在短短三百来字的诏书里,三次批评臣下:一会儿说自己“倚任非人”,一会儿说“诸臣失算”,最后还要文武百官“省察往过”。说来说去,只有臣错,没有君错;名为“罪己”,实为“罪臣”。 第二,祖陵被焚,如何对策?崇祯帝受了大刺激,“痛心切齿”,下了决心:调集援兵,发给薪饷,挽救江山,在此一举。 第三,祖陵被焚,怎样修省?崇祯帝决定避居武英殿,“以示与我行间文武士卒甘苦相同之意”。(《明怀宗实录》卷八)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:大明的军队并没有荡平农民军,皇帝自己也再没有看到“太平之日”,他的避居表演也就草草收场。直到临死,崇祯帝说“诸臣误朕”!——还在怪臣子,还是不认错。朱由检这个皇帝,不是不思进取,更不是顽劣不堪。然而,他空有中兴的雄心,却没有容人的雅量,更没有自省的精神。所以,大明朝葬送在他手里,虽有值得同情的一面,却有历史必然的一面。 二说李自成(1606—1645年)。明崇祯十七年(1644年)三月,李自成进驻紫禁城,以武英殿为处理军政要务之所。二十九日,李自成山海关兵败回京后,在武英殿匆忙登极称帝,坐上皇帝宝座,接受官员朝拜。登极仪式结束,李自成便下令将大量木材、硫磺等运入皇宫,当夜二更,放火烧宫,炮击殿宇,又烧九门城楼,但武英殿未被殃及。李自成登极后,仓惶败走,最终覆亡。 三说多尔衮(1612—1650年)。顺治元年(1644年)五月二日,清摄政睿亲王多尔衮率清军进入京师。多尔衮登临武英殿,开始七年的摄政王生活。李自成与多尔衮,都登临武英殿,一败一胜,原因何在? 第一,对待文化政策不同。李自成对待历史文化遗产,下令:“焚烧!”故明皇宫,既是明帝的,也是人民的,焚毁文化遗产,天地鬼神不容!多尔衮呢?他的胞兄阿济格主张:烧毁宫殿,屠杀官民,抢掠财物,东归沈阳。多尔衮坚持迁都北京,保护故明皇宫。此前大一统王朝:周灭商,都咸阳;汉灭秦,都长安;唐灭隋,都长安;元灭宋,都大都;明灭元,都金陵(后迁北京)——对待前朝宫殿,或焚,或拆,或迁,或弃。多尔衮对故明宫殿的保护和利用,使明清故宫延续五百多年,当今成为世界文化遗产。 第二,对待前朝态度不同。多尔衮下令安抚百姓,将士夜宿城上,禁止进入民宅。有兵卒杀了百姓家的狗,还射伤犬主,多尔衮下令将肇事者斩首示众。又下令为崇祯帝发丧三日,以帝礼安葬。宣布安定社会措施:“官仍其职,民复其业。”多尔衮进朝阳门,乘辇入武英殿,升座,故明众官俱拜伏呼万岁。因当时宫殿被毁,顺治帝进京初期的一段时间,武英殿便成了他们叔侄二人举行朝会、大典,以及处理政务的殿堂。 第三,对待士人胸怀不同。李自成对故明官员、士人,缺乏宽大胸怀,实行残酷拷掠,闹得人心惶遽。多尔衮接纳大学士范文程奏言:“治天下在得民心,士为秀民。士心得,则民心得矣。”就是说:士心得,则天下得;士心失,则天下失。民心士心得失,关系王朝兴亡。 朱由检、李自成、多尔衮三位叱咤时代风云的人物,都在武英殿留下历史痕迹,也都是武英殿的匆匆过客。武英殿既有“武英”的记忆,更有“文华”的历史。方苞仕途沉浮与在武英殿修书,算是一个历史见证。 武英沉浮 明清两代的武英殿,大部分时间发挥着文化功能。如明曾在这里召集画师作画,而清康熙十九年(1680年)设立武英殿修书处(初称造办处),占东西配殿的凝道殿和焕章殿等63间,人员84名,后多时达千人,武英殿成为宫廷修书印书之所,也就是皇家出版社和印刷厂。 武英殿在清朝以修书、刻书而著名,其主殿、配殿、恒寿斋、浴德堂等成为编书、刻字、印书、藏书的场所。清朝皇家修书,延续两百余年,以康雍乾三朝为盛。清朝著名学者方苞,历仕康雍乾三朝,曾任武英殿修书总裁,他的官宦沉浮与勤奋修书,见证了武英殿修书的起步和繁荣。 方苞(1668—1749年),安徽桐城人,是桐城文学派的创始人之一。方苞中举人,又会试考中,但殿试前母病回里,没有中进士,成为他终身的遗憾。他和戴名世同县,就给戴氏《南山集》作序。结果清廷认为《南山集》里有悖逆之语,定为文字狱案,方苞受牵连下狱论斩。康熙帝恰在搜罗古文人才,大学士李光地推荐了他,方苞得以免死,被收入旗籍。 康熙帝爱惜方苞的学问,把他召到身边,入直南书房,又派他去畅春园蒙养斋编校御制乐律、算法等书。康熙六十一年(1722年),方苞尚未授实官,就以布衣充任武英殿修书总裁。雍正帝同样赏识方苞,赦免他,出旗籍。数年后,方苞升任内阁学士,又获特旨,不用到内阁上班。方苞在武英殿奉命教习庶吉士,相当于皇家博士生导师,并担任《大清一统志》总裁。乾隆帝即位,复令方苞入直南书房,还给他升为礼部侍郎。方苞坚辞官职,获准“以原衔食俸”(享受副部级待遇)。乾隆帝即位当年,就让方苞选编“四书文”,又任命他做“三礼馆”的副总裁,负责编订“三礼”,就是《周礼》、《礼记》和《仪礼》。至此,方苞的人生达到了顶峰。 方苞奉旨修书的地方,他任修书总裁的办公室,就在武英殿西北的浴德堂。在清代,浴德堂主要有两个用处:一是武英殿制版、印刷、装裱的地方;二是清文臣修书、校书时值班的地方,如方苞曾在此校订“四书文”和“三礼”。 方苞担任修书总裁的办公室,就在武英殿西北的浴德堂 方苞选录明、清诸大家时文四十一卷,名为《钦定四书文》,“颁布天下,以为举业指南”,就是给天下读书人的钦定范文,相当于高考辅导资料汇编。这样重要的工作,派给方苞办理,可见其名望和才学之高。修“三礼”时,方苞推荐一位叫张甄陶的文人来做。对于一介布衣来说,获荐与修官书,本是终身之幸,但张甄陶坚辞不就,反而请求入方苞门下,可见方苞的学问为士林仰望。 水满则溢,月盈则亏。方苞达到人生事业顶点,厄运接踵而来。乾隆四年(1739年)五月,晴天一声霹雳,方苞被革去侍郎职衔、南书房行走、武英殿修书总裁等一切职务。乾隆帝命他“专在三礼馆修书,效力赎罪”。方苞修书二十年,有大功,何以突然获罪呢?据《清高宗实录》记载,主要是因方苞犯下做官的两件大忌: 第一件:泄密。《周易》曰:“君不密则失臣,臣不密则失身。”方苞与魏廷珍友善,魏守护雍正帝的泰陵。在乾隆帝召对时,方苞请起用魏廷珍。乾隆帝任命魏廷珍为左都御史,命未下达,消息传出。乾隆帝派人调查,方苞原来住在魏廷珍北京城的宅子里。后来更查出,乾隆帝决定启用魏廷珍,旨意还没发,方苞就先搬出魏家。乾隆帝认为,方苞给魏廷珍腾地方,暗示魏廷珍马上就要获得重用。因方苞泄密,就传旨训斥。 第二件:徇私。方苞为庶吉士教习,负责散馆考试。他已奏报并决定考试日期,但吴乔龄晚到,方苞请吴补考。乾隆帝起了疑心,派人调查,发现方苞从魏廷珍家搬出后,住在吴乔龄家。乾隆帝认为,方苞受吴乔龄请托,以权谋私,断不可用,降旨诘责,削侍郎衔,仍在武英殿修书。 在乾隆帝看来,方苞“泄密”与“徇私”——“其不安静之痼习,到老不改”。于是天颜震怒,时年72岁的方苞,被一革到底,“白衣修书”的往事重现。乾隆帝这下气得不轻,过了数月,下旨斥责一名御史,竟然扯上该人“薰染方苞造言生事、欺世盗名之恶习”。又过了两年,乾隆帝批评泄露朝廷涉密,又拿方苞做靶子,可见余怒未息。 乾隆七年(1742年),方苞分纂“三礼”中的《周礼》完成。皇帝赏给翰林院侍讲品级顶戴,准其回籍。(《清史稿·方苞传》卷二百九十)方苞回家后七年多,讲学授徒,著文赋诗,虽少些官场热闹,却多些文化成果。桐城人方苞治学“为古文正宗”并提倡“义法”,尔后刘大櫆提出“神气”,姚鼐再力倡“义理、考据、辞章”——就是观点、材料、文章,今人仍受启发。他们开创“桐城派”,被尊为“桐城派三祖”,影响广泛而深远。 武英避难 对方苞来说,武英殿修书的经历,成就了仕途的顶峰,而对同时代的陈鹏年来说,三度奉旨入武英殿修书,却成了仕途遇险时的武英避难所。 陈鹏年(1663—1723年),湖南湘潭人。康熙三十年(1691年)中进士,出任浙江西安(今浙江衢州境内)知县。他三次蒙受大难,三次武英修书。 一蒙难一修书。康熙四十四年(1705年),康熙帝第五次南巡。江南江西总督阿山召集属下,商量加征地丁银,作为皇帝巡幸的接待费。陈鹏年身为下级,竭力反对,事情告吹。阿山和陈鹏年结下疙瘩,又让陈鹏年去主管建造行宫。阿山的侍从向陈鹏年索贿,都被顶了回去,于是嫉恨陈鹏年的人就开始传闲话。康熙帝要到京口(今江苏镇江)检阅水师,阿山成心刁难陈鹏年,命令他在江上垒石铺路,限期一天完工。江流湍急,施工困难。众人担心完不成任务,人心惶遽。陈鹏年亲自率百姓运输土石,到黎明时,工程告竣。阿山还不罢休,又上奏折,参劾陈鹏年贪污残暴,将他关押在江宁监狱。阿山必欲致陈鹏年于死地,加上“大不敬”的罪名。就是他在任江宁知府时,下令封闭妓院,并将其改为讲堂,悬榜曰“天语丁宁”,每月宣讲圣谕。这本是好事,但陈鹏年被阿山指为亵渎圣谕,论罪当斩。消息一出,江宁百姓,呼号罢市,千余士子,举幡叩阍(告御状),江宁织造曹寅也叩头为陈鹏年祈情。康熙帝经过调查,命陈鹏年罢官免死,征入武英殿修书。是为陈鹏年第一次入武英殿修书。 陈鹏年逃过一劫,蒙恩免死,感激涕零,对修书事,格外用心。他曾有《初伏直武英殿》诗,其小序云:“奉命直武英殿,日在凉堂广厦之间,带星而入,昏黑而返。”起早贪黑,辛劳修书。 二蒙难二修书。陈鹏年一干就是三年。康熙四十七年(1708年),陈鹏年再次被启用,出任苏州知府,后任江苏布政使。他一如从前,改革风俗,清理积案。当地发生饥荒和瘟疫,《清史稿·陈鹏年传》说他亲自“周历村墟,询民疾苦,请赈贷,全活甚众”。他获得巡抚张伯行的器重:“事无钜细,倚以裁决。”不料就此卷入总督和巡抚矛盾漩涡之中,再遭厄运。清制:各省设巡抚,一省或数省设总督;总督和巡抚往往同城,引起很多摩擦。当时的两江总督噶礼,不仅和巡抚张伯行矛盾很深,而且陈鹏年“素伉直,忤噶礼”,也和陈鹏年矛盾很深。噶礼找茬弹劾陈鹏年,不仅要夺他的官,而且要将他遣戍黑龙江。翌年,危难之时,又是康熙帝下旨宽宥,让陈鹏年回京到武英殿修书。是为陈鹏年第二次入武英殿修书。 三蒙难三修书。噶礼仍穷追不舍,又上书康熙帝,举报陈鹏年写“反诗”。康熙帝把诗发给阁臣传阅,说:“朕阅其诗,并无干碍。朕纂辑群书甚多,诗中所用典故,朕皆知之……今与尔等公看,可知朕心之公矣!”还下谕:“噶礼曾奏陈鹏年诗语悖谬。宵人伎俩,大率如此。朕岂受若辈欺耶?”为陈鹏年主持了公道。后世有人称赞康熙帝此举“如神之哲,洞察隐微,可为万世法”。这自然有些过誉,但康熙帝的博览群书、明察秋毫,的确让陈鹏年又躲过一次生死劫难。武英殿的“凉堂广厦”,也再次成为陈鹏年仕途受挫时的避难所。是为陈鹏年第三次入武英殿修书。 康熙六十年(1721年),黄河决口。康熙帝想起了当年赈灾的陈鹏年,第三次启用他,让他去治河,不久任河道总督。他忙得没时间回府,“止宿河堧(ruán),寝食俱废”(《清史稿·陈鹏年传》卷二百七十七),就是夜宿河堤旁空地,废寝忘食,日晒水浸,洁己奉公,疲病交加。雍正元年(1723年),陈鹏年病逝于治河工地,年六十。雍正帝下谕说:“鹏年积劳成疾,没于公所。闻其家有八旬老母,室如悬罄。此真鞠躬尽瘁、死而后已之臣。”陈鹏年官到总督(正部),积劳成疾,累死之后,家贫如洗,四壁空空,就像倒悬的罄一样。陈鹏年身后谥“恪勤”,可谓恰如其分——恪尽职守、勤勉任事。他的两个儿子树芝、树萱,也在武英殿校对书籍。 方苞和陈鹏年,是武英殿修书官员的代表。当时,皇帝简选全国最有学问的大量官员参加修纂工作,选定的工匠也是百里挑一的。清代康雍乾时期武英殿编修与刻印的图书,用欧阳询、赵孟頫字体,可谓是书写精秀,刻字精良,校勘精细,纸墨精粹,印刷精湛,装潢精美,流传四海,嘉惠士林。康雍乾时期武英殿图书刻本,张秀民《中国印刷史》赞誉为“尽善尽美,跨越两宋”,版本学上称之为“殿本”。 图为乾隆年武英殿刻《满文大藏经》经版 武英殿的刻书,几乎囊括了清代历朝圣训、方咯、御制诗文集及历朝奏议等,内容遍及经、史、子、集,总计633种,53221册,于文化传承,其功绩大焉。 父子宰相 翁心存、翁同龢父子,江苏常熟(今常熟市)人,就是人们尽知的《沙家浜》故事发生的地方。翁家是常熟书本网。翁氏一门,两朝宰相,两代帝师,两位状元,兄弟巡抚,三子公卿,四世翰林。翁氏家族有什么特点呢? 耕读之家。翁家有一幅对联:上联是:绵世泽莫如为善;下联是:振家声还是读书。上联说的是做人,下联说的是修身。 翁心存(1791—1862年),出身耕读之家。父亲翁咸封家境贫寒,节衣缩食,勤苦读书,中乾隆举人,为海州(今连云港市)学正(教育局长)。心存用功读书,考中进士。但是,翁心存痛失状元:宰相英和主试,定江苏翁心存为一甲一名,但另一人提议定为广东人,英不同意。在关键时刻,英身体不适,请同仁完卷,竟将翁卷放在一边,于是翁心存失去状元。而其子同龢、孙曾源为状元。史称:“郁之愈久,发之愈光。”后在上书房,做皇子老师。心存为皇六子恭亲王奕訢老师,这是他后来仕途宏达的关键。他是道光、咸丰两朝重臣,官阶逐步高升——由顺天府尹,历官工、刑、兵、吏、户五个部的尚书,翰林院掌院学士,协办大学士、体仁阁大学士。翁心存在朝与肃顺(后为咸丰帝顾命大臣)同官,但二人不和。肃顺等兴起户部大狱,差点要了他的命,先议降五级,后革职留任。咸丰帝死,同治帝立,恭亲王奕訢辅政,得到启用。不久,病死。有《知止斋日记》(手稿)藏国家图书馆。他的母亲许氏“通诗、易,五经大义,尤好观史”。不仅教子读书,还教子做人,家训是:“行好事,做好人。” 幸为帝师。翁同龢(1830—1904年),身上有两个哥哥:长兄同书,进士,官安徽巡抚;次兄同爵,官湖北巡抚,署湖广总督。同龢出生在北京,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。他在常熟读书,春天虞山百花盛开,不出书房一步;夏天酷热蚊子叮咬,他在几案下放个大瓮——既消暑又防蚊;冬天,手持铜炉,诵读不辍。同龢26岁中状元。先后任同治帝、光绪帝老师。曾任都察院左都御使,刑部、工部和户部的尚书,体仁阁大学士、军机大臣、总理各国事务大臣。光绪帝“每事必问同龢,眷倚尤重”。他在刑部任职时,处理“杨乃武与小白菜案”,经省、府、县三级,七审七结,但浙江官员三十多人联名上告,慈禧太后命重审。翁同龢亲自访查,查阅案卷,反复议商,奏报慈禧,此案三年,最后平反。翁同龢在中法、中日之战的主战与主和,在戊戌变法中的态度,学界有不同声音。在戊戌政变后,光绪帝被囚禁,翁同龢被革职——“著即行革职,永不叙用,交地方官,严加管束”。 晚年悲凉。翁同龢生命的最后10年,不是回家颐养天年,而是待罪惶恐度日。行动受到监视与限制,还要到县衙去“听训”。他深怕慈禧太后一不高兴,或懿命自裁,或抄家问罪。他为表现不问政治,不与友朋往来——“灯市繁华常避影,酒场热闹早抽身”。他还在家乡西山祖墓旁盖一座屋宇,名“瓶庐”,寓意是“守口如瓶”,结庐隐居。院中设置正方形石板一块,重大节日在石板上遥向北京紫禁城叩头。晚上也不安宁,常“中夜惊起”,“梦闻霹雳”。过着“与鱼鸟相亲”、“寂寞似孤僧”的生活。翁同龢在家做了两件事:一是购买一口快刀,二是屋旁挖一眼井,准备随时以刀自裁或投井自尽。 翁同龢是同治、光绪的老师,晚年却极为悲凉 《左传》说:“君以此始,必以此终。”翁心存、翁同龢父子的突起,因为是帝王之师——恭亲王、同治帝、光绪帝,光绪帝从皇帝宝座上跌落,翁同龢自然也跟着革职还乡。不过,翁同龢给慈安和慈禧两宫太后讲过课,所以慈禧最后给他留了一条活路,没有赐他自裁。他的故居,保存尚好,今为翁同龢纪念馆。 给人点燃一盏善灯,为己留下一缕光明。翁同龢爱才、重才、惜才、举才。翁同龢识拔张謇,终成状元,是清代科举史上的一段佳话。当年张謇科举考试,屡试不中,失去信心,经济拮据,改从实业,放弃科举。翁同龢不仅给予经济支持,而且予以精神鼓励。光绪十一年(1885年)张謇赴北京应顺天乡试,翁为主考官。试前,翁亲到张住处东单牌楼关帝庙探访,考试后亲阅张的试卷,录为举人第二名。光绪二十年(1894年),42岁的张謇最后一次赴京参加会试,中贡士第十名。殿试时,翁命收卷官等候张交卷,直送他手里。翁亲阅张謇试卷,评语为“文气甚老,字亦雅,非常手也”。次日评定前十名次序,相传翁将张謇试卷放在最上面,又向帝力荐,光绪帝钦定,张謇中本恩科状元。 翁同龢落魄回乡后,想结庐隐居,但无钱构筑。张謇仗义而为,给予资助,得以建成。另一门生是张元济,光绪十八年(1892年)进士,后为商务印书馆负责人。张元济主持涵芬楼影印出版《瓶庐丛稿》和《翁文恭公日记》,今有中华书局《翁同龢日记》点校本,使翁同龢著述得以广为传播。 乾清宫门 乾清门是外朝和内廷的分界。门前有一条横街,俗称“天街”——往东,出景运门通太上皇的宁寿宫;往西,出隆宗门通皇太后的慈宁宫;往南,迎面是保和殿。门里是后宫区,外朝大臣、皇亲国戚及其他人等,非经皇帝特许,万万不能进入乾清门,擅入者,处绞刑;而后宫妃嫔宫女们,没有得到皇帝许可,也绝对不可以随便外出乾清门,违反者,受严处。 乾清门在清代兼为处理政务的场所,特别是康熙朝的“御门听政”主要在这里。乾清门给历史留下最深刻的记忆是“御门听政”。许多重要决策是在乾清门“御门听政”时做出的。康熙大帝的勤政,五十五年,寒暑无间,坚持不懈,一以贯之,难能可贵,值得史鉴。 乾清门是外朝和内廷的分界,擅入擅出者要受到严处 御门听政是明清皇帝处理军政要务的一种重要会议形式。所谓“御门听政”,通俗地说,就是皇帝办公会议。御门听政,常在早上举行,所以又称早朝。皇帝在太和殿举行的朝会,叫作大朝;在乾清门等处举行的日常朝会,叫作常朝。明朝皇帝御门听政,早期在奉天门(皇极门),文武官员每天拂晓到奉天门早朝,皇帝接受朝拜,处理政事。清初御门听政在乾清门。如皇帝在皇宫外活动,那就随皇帝行宫所在地而规定处理政务的场所。 清朝初期御门听政的场所,为什么由太和门改到乾清门呢?我想,太和门在皇宫最南端,皇帝住在乾清宫,每天早上要从后宫乘舆,经过大半个皇宫,路程远,费时间,动静大,不方便。皇帝在乾清门听政,出了乾清宫,没有几步,很快就到,便捷得多。虽说乾清门不如太和门气派,但它接近后宫,比较实际,效率也高,体现了康熙帝不摆排场、讲求实效的作风。 清朝御门听政,从顺治朝开始,到康熙朝,逐渐制度化、规范化。在乾清门的门道设“黼扆”(fǔ yǐ),就是围帐;帐前设御座(宝座),座前设御案,案上放置奏疏或奏折。大臣跪拜时,乾隆五年(1740年)命设毡垫,这是乾清门设毡垫的开端。(《养吉斋丛录》) 清朝御门听政时间,夏、秋为辰初(早七时),冬、春为辰正(早八时)。北京冬天很冷,早晨更冷,虽设围帐,也要取暖,御座前设两个铜火盆。乾清门是开敞的,虽有火盆,还是很冷。这种取暖同现代暖气相比,可要寒冷多了! 御门听政时参加的官员,有大学士、六部九卿——六部尚书加左都御使、理藩院尚书、通政使,内阁学士,翰林院侍读、侍讲,日讲起居注官、各部相关官员等,一般十来人。 御门听政仪式,与会官员,先在午门外汇合,传旨宣召,鱼贯而入,到乾清门。跪迎皇帝升座,记注官等就位侍立。与会官员,分列东西,按级序立。部院奏事官员,捧疏者到正中,靠近黄案前跪,奏事毕,兴,退回原班。吏部引见各部院属官毕,退。记注官立御榻之右。每奏一事,皇帝降旨,大学士、学士承旨讫,兴。皇帝还宫,皆退。迟到官员要受申斥或处分。设满、汉科道官各一员侍班,纠参失仪官员。 会议文件——奏疏或奏折,一式两份,一份呈上御案,一份由内阁学士捧本在御前背诵,如果记忆不熟或满语生疏,会受到斥责或处分。每本奏完,皇帝用满语或汉语降旨。一段时间,文件批写,都在乾清门。在诸学士执笔批写中,以折尔肯的书写为最快。诸臣一二张没写完,折尔肯已写完五张。他的草书更快,时人皆称他为“文坛飞将”。 散会后,文件交内阁,遵旨缮写处理。副本交内阁或军机处存档,成为军机处录副,这就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内阁或军机处的档案。 清帝御门听政,议决重大治策。 先说治河决策。据《郎潜纪闻》记载:御门听政时,皇帝与大臣商讨治河方略。巡抚张伯行熟谙水性,面奏河务。康熙帝反问,张伯行从衣袖里取出地图,一面比画,一面答辩。大臣牛钮当即斥责张伯行狂妄。康熙帝说:“毕竟是他留心,即书本亦是他看过,尔等谁留心者?”张伯行留心河务,不仅实地考察,还查阅书上记载,你们谁这样留心过?诸位大臣,闭口不言。 次说版图大事。康熙二十七年(1688年)五月初一,康熙帝御乾清门,派内大臣索额图、佟国维、马喇等一行,出使俄罗斯国。命选精骑万余人扈行,私从仆马,数字过万,旌旗绵延,三十余里。行前,康熙帝指示索额图等,大意是:俄罗斯侵占我边境,交战在黑龙江、松花江、呼玛尔江等处,占据我属尼布楚(今涅尔琴斯克)、雅克萨(今阿尔巴津)地方,收纳我逃人根特木尔等。为反击侵入,我兵筑黑龙江城(今漠河黑龙江北岸),两次进剿雅克萨,攻围其城。这就是同俄罗斯关系的原委。黑龙江地方,最为重要。嫩江而下为松花江,松花江而下为黑龙江,还有恒滚、牛满、精奇里等江,都汇流入黑龙江,直达于海。当天,索额图等启行。但因噶尔丹叛乱,召索额图一行回京。局势稍定后,再派索额图等出使,康熙二十八年(1689年),与俄国签订《中俄尼布楚条约》,划定中俄东北部边界。 康熙书房(上) 乾清宫庭院在清顺治、康熙两朝,实际上是当时中国的政治中心、国家权力重心。皇帝日常办公、接见臣工、读书学习、生活起居,皇子读书和皇帝办公厅——包括秘书处、机要处、侍卫处、研究室、智囊团等,都集中在这座庭院里。 康熙书房就是南书房,在乾清门到乾清宫这个相对独立的乾清宫庭院里,院的周围有40间门庑环绕,四维(面)主要有四殿(昭仁殿、弘德殿、端凝殿和懋勤殿)、三房(南书房、上书房和敬事房)、两处(奏事处、批本处)和一宫(乾清宫)等建筑和机构,其中乾清门里西侧,坐南朝北的一处就是南书房。 南书房为康熙帝创立,位于乾清宫庭院内 南书房的设立是康熙帝的一个创造,这是应军事之需、行政之需、学问之需和情趣之需。说军事之需,是因为当时正进行平定三藩之乱的战争,军报紧急而繁多,指示应迅速及时,皇帝身边需要有军政顾问和机要秘书。说行政之需,是因为康熙帝是勤政君主,三藩平定后,皇权集中,日理万机,处理政务,也需要一个贴近的咨询、秘书班子。说学问之需,是因为康熙帝酷爱读书学习,经史子集,天文地理,算学音律,地方民情,随时请教和探讨,需要身边有机要的师友。说情趣之需,是因为康熙帝喜欢书法、绘画、诗词、文玩,也需要人同趣相通,同好相逑。所以,南书房建立后,没有因平定三藩之战结束而结束,而是坚持下来,并制度化、规范化。 康熙帝设立南书房的最初动因是:其一,康熙帝身边的太监、宫女,没有文化或文化不高,不能同他研讨经史,切磋书法;其二,各大臣都有职务,也不能随时陪伴身边,日侍左右;其三,他们住地离皇宫较远,随时咨商,很不方便,每日派员,轮流值班。其四,加强皇权,抑制旗权。所以要设南书房,这些随侍左右的大臣应是:品德高尚,学艺专长,任事专职,住近宫廷。 南书房的名称。“书房”是清入关前的旧名,“南”字是因书房在乾清宫南面,所以称南书房,又称南斋。雍正时在圆明园也设有南书房。最早正式入直南书房的官员为张英和高士奇。南书房官员称南书房行走,但自大学士到侍郎等,都称翰林,进出南书房,可走乾清门。但进出门时都由内监或侍卫陪同,不可个人单独进出,在书房门外的院里也不能随便走动。 南书房的官员,地位特殊,称为“内廷”。“内廷”官员有哪些人呢?一是御前大臣,二是军机大臣,三是南书房翰林,四是上书房师傅,五是内务府总管。就连内阁大学士、内阁官员都算外廷,而不算内廷。这是为什么呢?因为内阁为外廷。内阁又为什么算外廷?因为雍正朝从内阁分出军机处,军机大臣算内廷,大学士也就算外廷。南书房翰林与内廷官员进入内廷,从乾清门出入。 南书房翰林,挨近皇帝,参与机要,容易得宠,升迁较快。但是,南书房翰林,也蛮辛苦的——官员虽以入直南书房为荣,但不知其苦:“咫尺天颜,垂手侍立,久之则气血下注,十指欲肿。若派写进呈书籍,则终日伏案而坐,两脚不得屈伸。”有人说:“伺候时立得手痛,钞录时写得脚痛。”皇帝到南书房的时候,值班的翰林们都要到门外站着回避,“呼某人则入,不呼则候,帝去乃入也”。皇帝同每个人谈话内容,都是两人间的机密,外人不得闻知,更不能外传。 南书房值班的翰林,文具由内务府办理;饮食由御膳房供应。早餐在家里吃——《履园丛话》记载:徐乾学饭量大,每早入朝,吃实心馒头五十,黄雀五十,鸡子五十,酒十壶,可以竟日不饥。同朝张玉书古貌清癯(qú),早餐只食山药两片,清水一杯,亦竟日不饥。大多南书房值班翰林,伙食标准有规定:“每餐每日肉菜半桌,稻米一仓升,茶叶一钱。”(《清宫述闻》)可以喝免费的茶水。夏天,从五月初一日开始,每天赐给冰块,装在大盘里乘凉。时令鲜果,地方特产,时常供应,也受赏赐(如字画、笔砚、眼镜、鱼类、鹿肉等)。 南书房也有趣闻:状元于敏中初直南书房时,一日同僚谈锋正浓,于敏中微闻声音,疾呼其同僚说:“老头子来矣!”话音刚落,乾隆驾到。乾隆帝听到说自己是“老头子”,颇不高兴,严厉诘问。翰林们很紧张,不知如何回应。这时,于敏中机灵地对答:“万寿无疆曰老,首出庶物曰头,父天母地曰子。”乾隆帝一听,转愠为喜。于敏中节节高升,很快升为尚书,后官至大学士。 康熙少年智擒鳌拜的故事,有的书说就发生在南书房。康熙帝召鳌拜到南书房进讲经史。鳌拜遵旨进入,内侍以折一条腿的椅子请他坐,而以另一内侍站在椅子后。命赐茶,内侍先把茶碗用开水煮,使杯极热,鳌拜一接,茶杯坠地。持椅子的内侍,乘势一退,椅子歪斜,鳌拜倒地。鳌拜在国君面前,倒地、歪椅、摔杯、洒茶,实属大大地不敬。康熙帝呼曰:“鳌拜大不敬!”布库内侍,扑而擒之。但《啸亭杂录》和《归田琐记》记载,是鳌拜入见时,康熙帝召羽林士卒或布库少年将他擒捕的。 康熙书房(下) 南书房的翰林,功夫既在书房内,又在书房外。他们走出南书房之后,有的做尚书、侍郎,有的做大学士、军机大臣,有的风清气正、耿介终生,也有的贪污纳贿、行为龌龊,更有的身后受辱,枭首锉尸。下举两例,略作介绍。 沈德潜(1673—1769年),今江苏苏州人。乾隆四年(1739年)成进士,已六十七岁。庶吉士散馆时,已七十岁!一天傍晚,乾隆帝巡视,问谁是沈德潜?他自称为“江南老名士”,授为编修。七十一岁,命在上书房行走,官礼部侍郎。后德潜因病乞休,命以原衔食俸,仍在上书房行走。乾隆十四年(1749年),再请归里,命原品休致,仍令校刊《御制诗集》。让他如有著作,寄京呈览,赐给人参,并赐诗送行。德潜归乡,进所著《归愚集》,乾隆帝亲为作序,称其诗与王士祯相伯仲。后几次来京,其中一次是:德潜年八十时来京,赐额“鹤性松身”,并赏赉藏佛、冠服。入朝赐杖。乾隆帝命集文武大臣七十以上者为九老,沈德潜为致仕九老之首。命游香山,并在内府挂沈德潜的画像。 欲无止境,常有凶险。沈德潜奏进编纂的《国朝诗别裁集》,请乾隆帝作序。乾隆帝发现诗集的首篇为钱谦益的诗。钱谦益是明朝人,又为清朝做官。乾隆帝因谕两条:一是“谦益其诗自在,听之可也,但选以冠本朝诸人则不可”;二是“钱名世者,皇考所谓‘名教罪人’,更不宜入选。”但乾隆帝并未与他过不去,只命内廷翰林重新校定该诗集。后乾隆帝几次南巡,沈德潜等迎驾常州,加太子太傅,赐其孙维熙举人。卒年九十七。赠太子太师,祀贤良祠,谥文悫,又御制诗为悼挽。不久,有人讦举人徐述夔《一柱楼集》中有悖逆文字。经查集前有沈德潜为徐述夔作的传,称其品行文章皆可为法。沈德潜死后被扯入“《一柱楼诗》案”之中。 沈德潜生前得到乾隆帝的器重,却因文字狱受到牵连,死后仍遭乾隆追加处罚 “《一柱楼诗》案”是怎么回事呢?其作者徐述夔,江苏东台人,乾隆四十三年(1778年)九月事发,成为当时一大文字狱。徐述夔,举人,教书乡里。出了一本书,名《一柱楼诗》。沈德潜在书前写了《徐述夔传》。这本小书,刻板印刷,数量很少,影响不大。他死后十多年,因子孙的一场纠纷而爆发。其孙与监生员蔡嘉树为争产事成讼,蔡氏将《一柱楼诗》、书版、沈德潜在书前的《徐述夔传》等一并告到县衙。江苏学政刘墉将其呈送乾隆皇帝。经过调查,主要罪名是:(1)居家授徒,以“身体发肤受之父母”给学生取名“徐首发”,乾隆帝认为有“诋毁本朝剃发之制”;(2)诗中有“明朝期振翮(hé),一举去清都”之句,乾隆帝认为有欲“去清复明”之罪;(3)“大明天子重相见,且把壶儿搁半边”,乾隆帝认为有“反清复明”之意。经过乾隆帝二十余道“谕旨”,最后定案:抄家,掘坟,剖棺,枭首,“将该犯徐述夔之尸,枭去首级,凌迟锉碎,撒弃旷野”,并将其首级,悬示于东台县城。(《清高宗实录》卷一千七十一)将徐述夔之子、孙,学生徐首发等处以死刑,作跋的毛澄“杖一百、流三千里”。结果,两人戮尸、六人处死、一人流放,一人徒刑,一人戍军台。乾隆帝命夺沈德潜赠官,罢祠削谥,仆其墓碑。 乾隆帝曾说:“朕于德潜,以诗始,以诗终。”但事实上,未与诗终。若一旦惹恼皇帝,就一切不管不顾。 刘纶,江苏武进人。少年俊颖,六岁能文,长于古文辞。乾隆元年(1736年),以生员举博学鸿词,考第一,授编修。后直南书房,又命在军机处行走,授文渊阁大学士,兼工部尚书。刘纶,至亲至孝,亲丧三年不喝酒、不吃肉。直军机处十年,与大学士刘统勋同辅政,有“南刘东刘”之称。器度端凝,出入殿门,进止有度。早年买宅数间,后做军机大臣、大学士、工部尚书二十余年,没有增加半间房屋。衣履垢敝,不做新服,但上朝必着盛装,为什么呢?他说:“不敢亵朝章也!”一天,侍郎王昶在严冬黑夜,有急奏草稿,半夜到刘纶相府。纶起燃烛,操笔点定。天奇寒,呼家人备酒肉,但厨柜空空,仅得十几枚枣下酒。史官赞道:“其清俭类此!” 难行能行,难忍能忍。这是历史上取得突出成就者的共同经验。 总之,清朝的南书房,自康熙十六年(1677年)建立,到光绪二十四年(1898年)撤销,存在222年。在康雍乾时期,是南书房的兴盛时期,越到后来,越加衰落。 康熙书房提供了一条经验:学习聪明者的聪明,会更聪明;吸纳智慧者的智慧,会更智慧——修养海纳百川、有容乃大的品质。 永乐宫案 永乐皇帝是位雄才大略的君主,他有着突出的贡献,却也有着荒唐的故事。著名的有“二吕案”和“殉葬案”。 “二吕案”的缘由,要从权妃说起。永乐帝和他父亲朱元璋一样,都要朝鲜贡献美女。权妃是朝鲜进贡的美女,既“姿质秾粹”,貌美惊人,又“善吹玉箫”,能歌善舞,颇受永乐帝的宠爱,就是去沙漠北征,也带上这位美人。民谚说:“红颜薄命。”这位权妃,永乐十年(1412年),在永乐帝北征凯旋途中,死于山东临城(今枣庄市辖地)。事出突然,议论纷纷。一次吕美人乙与权妃的宫女在吵架中揭短说:吕美人乙因争风吃醋,串通宦官,从银匠家里买了砒霜,研成粉末,放在权妃胡桃茶里,将她毒死。永乐帝得知此情,顿时发怒,将有关宫女、宦官、银匠等处死。最惨的吕美人乙,朱棣命用烙铁烙她,折磨一个月,才将她杀死。这起案件,株连广泛,被杀者有数百人(时北京宫殿尚未建成)。 其实,这是一桩冤案。原来宫里有两位姓吕的美人。两位吕美人乙之间,也互相争风吃醋。后来权妃猝死,那吕美人甲便乘机诬告吕美人乙毒死了权妃,铸了这桩惨案。 后来,吕美人甲和宫人鱼氏内行违规,与宦官私通。朱棣虽有察觉,但因宠爱吕、鱼二人,没有及时处置。当时后宫的宫人,生活寂寞,孤单寡欢,常与宦官相好,譬如一起用餐,一块喝茶,这种特殊关系,称为“对食”。这类情况,比较普遍,并不被认为是乱宫之事,但如果传播开来,毕竟是不体面的。吕、鱼二人知道隐秘泄漏后,觉得丢了脸面,竟然惧罪自缢。 吕、鱼二人自杀,事情就闹大了。永乐帝认为坏事都因吕美人甲所起,便把吕美人甲的侍婢都拘来审讯。这些侍婢不胜拷问,便被刑逼乱说,说是要谋杀永乐皇帝。既然刑问出了大逆之罪,一场刑杀大祸,铺天盖地而来。永乐帝愈是滥杀,愈觉得问题严重。彼此揭发,互相牵连,宫内宫外,上上下下,女子连娘家,亲戚连友人,被连坐杀者竟达2800人! 永乐帝晚年,患重风湿症,常卧病不起,精力也不行,虽喜广求美女,却性能力不行。但他还要仿效乃父朱元璋那样多妃多嫔多宫女,经常向朝鲜索要贡女。朱棣从登极后就没有再得子女,其子女都出生于他登极之前。按说,朱棣登极时才42周岁,岁数并不算大。朱棣为了发泄积愤,惩戒后人,让画工把吕美人甲与小宦官相抱的情景画下来。这时的永乐帝,成为一个丧心病态的性虐待狂、杀人魔王。每次处死宫人时,他都要“亲临剐之”。有些宫女临刑前,知自己不免一死,便痛骂朱棣道:“自家阳衰,故私年少寺人,何咎之有!”你自己阳衰,根本不行,我们只有找年少貌美的太监,这有什么罪! 就在永乐帝疯狂杀人的时候,发生了一件震惊寰宇的大事情。就是永乐十九年(1421年)四月初八日中午,一场大雷雨,引发了火灾,将奉天(太和)、华盖(中和)、谨身(保和)三大殿烧毁。经过十几年的兴建,举全国民力,尽国库财力,他刚在正月初一登殿庆贺,时过百天,皇宫大火,遭火焚毁。永乐帝虽对外发布诏书,表示自责,但对内的杀戮,没有停止。 永乐帝的后宫,除“二吕案”外,还有“殉葬案”。 “殉葬案”是残暴的血案。历史上酋长、帝王死后殉葬,事例之多,不胜枚举。但到了明朝,已经进入十五世纪,竟然还有黑暗的殉葬制。 皇帝死后,妃嫔殉葬。明太祖朱元璋死,有妃嫔14人,俱身殉从葬。如李贤妃聪明俊秀,知书识礼。朱元璋病重,对守护在身旁的李贤妃说:“你十几年来与我朝夕相伴,我实在离不开你。你把两个哥哥唤进宫来,与他们见面,叙兄妹之情。”李贤妃明白朱元璋的意思,心里一酸,站起身来,躬身一拜,转身而去。不一会儿,太监奏报:“李娘娘悬梁归西了。”明洪熙帝仅在位一年,死后有四妃从葬。明宣德帝在位10年,死时有十妃从葬。同样,清初努尔哈赤死,有大妃阿巴亥(多尔衮母亲)等三人殉葬。明清皇帝死后妃嫔殉葬,最为残酷的是永乐帝。 30多位妃嫔、宫女等,临死之前,被集合在乾清门内庭院的案桌前,已摆好了送行宴席,被赏一顿酒饭;尔后,被引向停放大行皇帝梓宫(棺椁)的乾清宫内,立在案旁啜泣。这时大堂已安设许多小木床,殉葬的宫人,在床上立着,放声大哭,声震殿堂。她们被迫把头伸进吊好的绳套里,站在旁边的宦官将床一撤,这些宫人便“升天了”!就连最受宠爱的韩氏和崔氏也在其中。韩氏临死前,呼喊着自己的乳母说:“娘,我去了!娘,我去了!” 喊声未绝,床已撤去。殉葬者家属被称为“朝天女户”,受到优恤,父兄升官,辈辈世袭。殉葬者也会得到好听的谥号,并被葬入皇陵,但这无法掩盖殉葬制度对生命的野蛮绞杀。明初宫人殉葬的制度,直到明英宗遗诏中才被废除。 千叟大宴 “千叟宴”的“千”是指千人以上,“叟”是指老叟即老年人,“宴”是宴会,“千叟宴”就是千人以上老叟参加“养老尊贤”的盛大宴会。 敬老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。在生产力非常低下,人们没有剩余食物养活多余人口时,养老成为家庭、部族、社会的负担。传说有“六十花甲子”的现象:在远古时候,老人到六十岁,儿子在山里挖个窑洞,把老人送到里面住,隔三岔五,前去送饭。洞里油灯,油尽灯灭,停送饭食,老人饿死。我们不必考据这个传说的真实性,但反映历史上曾出现过因生产力低下而不讲尊老的习俗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物质财富的增多,尊敬老人,尊重经验,成为一种社会道德风尚。社会愈发展,就会愈敬老。尊敬长者就是尊重知识、尊重经验、尊重智慧、尊重生命。这是我国优良的历史传统。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“千叟宴”,是康熙六十一年(1722年)正月,康熙帝在乾清宫前庭院,举行宫廷空前盛大的千叟宴。因人数太多,宴会分两场举行: 第一场,初二日,八旗满洲、蒙古、汉军文武大臣官员,在职的、离退休的、退斥的,年六十五以上者,共680人,在乾清宫前宴会。还有诸王、贝勒、贝子、公及闲散宗室等持爵劝饮,分赐食品。 第二场,初五日,汉文武大臣官员,在职的、退离休的、退斥的,年六十五以上者,共340人,在乾清宫前宴会。以上两场共有1020人参加这次盛宴。康熙帝赋七言律诗一首,命与宴满汉大臣官员作诗相和,以诗纪盛,题名为《千叟宴诗》。因此,这次历史盛宴就叫作“千叟宴”。这首御制《千叟宴诗》是: 百里山川积素妍,古稀白发会琼筵。 还须尚齿勿尊爵,且向长眉拜瑞年。 莫讶君臣同健壮,愿偕亿兆共昌延。 万机惟我无休暇,七十衰龄未歇肩。 上诗中的“积素”,意为积雪;“须尚齿勿尊爵”,意为以年齿而不以官爵为序;“讶”,意为或迎(如迎讶)或惊(如惊讶),这里应为后者。 康熙帝说:“览自秦汉以下,称帝者一百九十有三,享祚绵长,无如朕之久者。”(《清圣祖实录》卷二百五十四)自秦汉以来,只有康熙帝临朝六十一年。康熙帝是自秦始皇以来的2132年皇朝史上,在位时间最长、中原地区四十年没有战争的中华唯一之君主。这当然值得隆重举行千叟宴来庆贺了。 图为千叟宴养老银牌,根据赏赐对象的年龄,其重量分为不同的等级 乾隆帝仿照其祖父康熙帝的千叟宴,也先后两次举行千叟宴。第一次是乾隆五十年(1785年)正月,乾隆帝以五十年“国庆”,在乾清宫举行千叟宴,有60岁以上者3000余人参加,其中包括大臣、官吏、军士、民人、匠艺等。每人还赐予寿杖、银牌等各种物品。宴会上联句作诗,共得诗3429首。第二次是嘉庆元年(1796年)正月,在宁寿宫举行的“千叟宴”。 在宁寿宫举行的这次千叟宴,摆列800张宴席:入席者有亲王、郡王,蒙古贝勒、贝子、台吉,大臣、官员等年六十以上,兵、民年七十以上,入宴席者3056人,列名邀赏者(未入座)5000人,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“千叟宴”。 宴会开始,太上皇捧起酒杯一饮而尽。其他人到皇帝宝座前跪献爵,递与进爵大臣,再入座。乾隆帝召与宴王公、一品大臣及众叟中年届九十以上者到御宴前跪,亲自赐酒、普加赏资,并各加赏缎疋、银子等;此时诸皇子、皇孙、皇曾孙、皇玄孙等,为殿内宗室王公一二品大臣敬酒,侍卫等为殿檐下、丹墀上下及甬道左右各席群臣来叟敬酒。他们分别承旨分赐给宴席御膳食品、佳肴珍馐。8000名老叟于座旁行一叩礼后,开始进餐,菜单如下: 一等桌张,摆在殿内和廊下两旁。王公和一二品大臣,以及外国使臣,在一等桌张入宴。一等桌张,每席设摆膳品如下:火锅二个(银制和锡制各一),猪肉片一个、煺羊肉片一个,鹿尾烧鹿肉一盘,煺羊肉乌□(此字原档模糊不清)一盘,荤菜四碗,蒸食寿意一盘,炉食寿意一盘,螺蛳盒小菜二个,乌木箸二只。另备肉丝烫饭。 次等桌张,摆在丹墀甬路和丹墀以下。三品至九品官员、蒙古台吉、顶戴、领催、兵民等,在次等桌张人宴。次等桌张,每席设摆膳品如下:火锅二个(铜制),猪肉片一个、煺羊肉片一个;煺羊肉一盘,烧狍肉一盘,蒸食寿意一盘,炉食寿意一盘,螺蛳盒小菜二个,乌木箸二只。另备肉丝烫饭。 宴会时,宫内升平署演戏。宴毕,升平署人退下,各王公以下大臣及群叟再次行一跪三叩礼,谢恩。太上皇和皇帝在中和韶乐中还宫。宴会后,按与宴群臣众叟的品级或年龄,分颁赏赐诗章、如意、寿杖、文绮、貂皮、文玩、银牌等物。这次千叟宴,六十岁以上的“京畿及各旗籍兵民,踊跃偕来,相预盛典,庞眉皓首,矍铄盈廷,实为吉祥盛事”。 乾清三悲(上) 乾清宫的悲剧很多,明朝“末代皇帝”崇祯皇帝的“三悲”——童年失母之悲、刚愎自用之悲和末日疯狂之悲,是悲剧中的典型。 北京有句民谚说:北京城前三门,东面亡明,西面亡清。什么意思呢?北京城的前三门,东面叫崇文门,明朝亡于崇祯帝;西面叫宣武门,清朝亡于宣统帝。当然,这是个巧合,也是后人的附会。大家听了,一笑置之。 崇祯帝即朱由检,明代末帝,年号崇祯。他的父亲是泰昌帝,就是那位登极一个月,八月初一日隆重登极称帝,九月初一日吞下红丸归天,演绎成“红丸案”,39岁就死去的薄命皇帝。泰昌帝有七个儿子,其中五个儿子早殇,只剩下朱由校(天启帝)和朱由检(崇祯帝)。天启帝朱由校16岁继位,在位7年,23岁死去。天启帝有三个儿子,都先他而死,所以他死后没有儿子继位。按照明朝朱家皇帝的家法,“父死子继”,“兄终弟及”,就是说父亲死了儿子继承,没有儿子由弟弟继承。天启帝没有儿子,死后就由皇五弟朱由检继承,这就是崇祯皇帝。 崇祯帝朱由检,天启二年(1622年)被封为信王。六年(1626年)搬出皇宫,到信王府。天启七年(1627年),天启帝死,崇祯帝立。崇祯帝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做皇帝,因为皇兄天启帝朱由校死的时候才23岁!朱由检18岁当皇帝后,第一件事就是找他失去的母亲。 崇祯帝的生母是怎么回事呢?这要从泰昌帝的后妃说起。《明史·后妃传》记载,泰昌帝生前一妃、五选侍,都是悲剧结局——太子妃郭氏未及封后即病死;天启帝生母王选侍,也早死;东李选侍,魏忠贤乱政,愤郁而死;西李选侍,因“殴崩圣母(天启帝生母)”也没有好结果;赵选侍,因得罪魏忠贤和客氏,被“矫旨赐自尽”——“西向礼佛,痛哭自经死”;还有一位就是崇祯帝的生母刘选侍。 崇祯帝生母刘氏命运悲惨,死后被秘葬于西山,朱由检当皇帝后,第一件事就是找他失去的母亲 崇祯帝生母刘氏,江苏海州(今连云港市海州区)人,后隶籍宛平(今北京市)。初入宫,为淑女。万历三十八年(1611年)十二月生朱由检。不久,失宠,受到切责,惊吓病死。夫君后悔,怕父皇万历帝知道,便秘密葬于西山。这年,朱由检5岁(虚岁)。稍长大后,朱由检问身边近侍:“西山有刘娘娘坟乎?”回答说:“有!”他秘密地携带纸钱前往母亲坟墓祭奠。崇祯帝童年失去母亲是他人生的第一大悲。孤独、惊恐的皇子生活,“三案”、复杂的宫廷纠葛,是形成崇祯帝孤僻多疑、刚愎多变性格的重要原因。或者说,幼年丧母,身处深宫,崇祯帝幼年形成了一种不健康的性格。 崇祯帝的母亲,宫里称作刘娘娘。朱由检做了皇帝,问左右宫女等人,我母亲是什么样?谁也说不上来。有一位老宫女说自己曾和刘娘娘隔屋居住,知道刘娘娘长的模样。于是照这位老宫女所述,由宫廷画师画了刘娘娘的像。像画成,在隆重仪仗导引下,由正阳门经大明门,穿承天门过端门,迎往皇宫。崇祯帝在午门前,跪迎已故母亲的画像。崇祯帝见到母亲画像,往事回忆,思绪万千,悲痛欲绝,泪如泉涌:“帝雨泣,六宫皆泣。”(《明史·后妃传》卷一百十四)朱由检迎进母亲画像,悬挂在宫中。从这件事可以看出,幼年丧母对他的伤害至深。 崇祯帝登极后,很想有所作为,中兴大明皇朝。上任的第一板斧,砍向客、魏集团。客,是客氏;魏,是魏忠贤。这一举措,既得心应手,又颇得人心。当时真是人心大快、大快人心啊!但是,关内的农民军,关外的八旗军,两拳打击,双重困扰,导致崇祯帝内外交困,焦头烂额。本来,崇祯帝有志向,还算勤政,应当在“中兴之路”上一步一步地前进。但是,崇祯帝自以为是,刚愎自用,事与愿违,出现悲剧。 乾清三悲(中) 崇祯帝的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。他是一个刚愎自用、独断专行的皇帝。崇祯帝认为:明朝覆亡原因,都由“诸臣误朕”!他到临死还不认错,也不自省。 许多人同情崇祯帝,认为他还是一个勤政之君,他的悲剧原因之一,在于“生不逢时”。时势虽不能违逆,但可以顺应。崇祯帝登极后,杀了太监魏忠贤,却启用太监高起潜等,对于宦官顽症问题,换汤不换药,改革无决心,仅做个案处理,没做制度改革。 崇祯皇帝在严峻形势面前,开始重用太监,1644年,他命高起潜监军山海关,太监杜勋镇守宣府,太监曹化淳守广宁门(今广安门),太监王承恩提督京师全城防守。太监杜勋到任宣府后,不率众坚守,却立即“降贼”。廷臣要追究责任,崇祯帝受太监假情报的蒙蔽,传旨:“杜勋骂贼殉难,予廕祠。”不仅不加惩治,还建庙祠祭祀。不久,李自成带着杜勋到广宁门外,还有原在西安的秦王,在太原的晋王,也被押在广宁门外。杜勋在城下呼喊,要进城,见皇上。“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。”守城的是太监,见城下呼喊的也是太监,就把太监杜勋用绳吊筐提到城墙上,同入大内。杜勋见崇祯帝,“盛称贼势,劝帝自为计”。崇祯帝左右大臣,请扣留他们,杜勋说:“不可,如果不返,则二王危。”于是,将他们放出,还是用绳吊筐缒下。杜勋还在广宁门做策反:“吾曹富贵固在也!”鼓动大家都投降。不久,农民军攻打广宁门,就是这个太监曹化淳打开城门投降,此是后话。崇祯帝用人的一大特点是:对太监是三个字:信,信,信;对忠良大臣也是三个字:杀,杀,杀! 一杀王洽。明崇祯朝六部中的兵部,第一个下狱死的是兵部尚书王洽。王洽,临邑(今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)人,万历进士。王洽貌美:“仪表颀(qí)伟,危坐堂上,吏民望之若神明”;清廉:“其廉能为一方最”,既廉洁、又能干,为一方官吏中最为优秀的。王洽官工部侍郎,主持部务。崇祯元年(1628年)十二月,兵部尚书王在晋罢免,崇祯帝召见群臣——“奇洽状貌,即擢任之”。崇祯帝任命王洽为兵部尚书。王洽上任不到一年,就是崇祯二年(1629年)十月,皇太极率八旗军由大安口攻入,过通州,到京城,北京戒严。十一月,崇祯帝深感忧虑,召集廷臣,商讨对策。这时,侍郎周延儒言:“世宗斩一丁汝夔,将士震悚,强敌宵遁。”意思是说,当年蒙古俺达兵临北京城下,嘉靖帝下令将兵部尚书丁汝夔斩首——“即日斩于市,枭其首,妻流三千里,子戍铁岭”。官兵震动,敌军撤退。暗示这次皇太极兵临城下,首要的是将兵部尚书王洽斩首,以振奋将士守城御敌的决心。崇祯帝点头,将王洽下狱。王洽的兵部尚书,上任不到一年,虽有责任,却无死罪!次年四月,王洽死于狱中,死了还不算,还要“寻论罪,复坐大辟”——“大辟”,是古代五刑中最严重的一种,包括枭首、腰斩、剖腹、镬烹、车裂、磔死等,崇祯帝将王洽大辟处死。 二杀袁崇焕。袁崇焕也是挂兵部尚书衔、蓟辽督师,崇祯帝中皇太极“反间计”,老羞成怒,不听大臣恳请慎重,“敌在城下,非他时比”的谏言,将袁崇焕凌迟处死。 三杀陈新甲。 陈新甲,四川长寿(今重庆市长寿区)人,万历举人,知晓边事,以才能著。史书称他办事干练:“军书旁午,裁答无滞。”崇祯十三年(1640年)正月,为兵部尚书。明朝自弘治以后,非进士出身,不能官尚书。但形势危殆,诸大臣不愿任兵部尚书,陈新甲才获任此职。当时的局势,南北交困,内外危机。崇祯帝开始秘密同皇太极进行议和。陈新甲为兵部尚书,受命遣使关外,负责这项工作,但朝廷官员不知。崇祯帝先后手写书信数十封,交陈新甲同皇太极联系,告诫他千万不能泄露。一日,陈新甲所派遣的兵部职方郎中马绍愉回京,以机密文件报告。陈新甲深夜看完报告后,没有收起来,放在几案上。第二天早晨,陈新甲的家僮误以为是塘报稿(“塘报”相当于现代的《内部简报》),交付出去,进行抄传。于是,朝廷上下,舆论哗然。崇祯帝下严旨,命陈新甲回奏。陈新甲不但不引罪,反而夸功——这就使君臣矛盾激化。崇祯帝览奏大怒,将陈新甲下狱。陈新甲在狱中派家人上下行贿求人营救,没有结果。有的大学士营救,说:“国法,敌兵不薄城,不杀大司马。”奏上,不听。崇祯十五年(1642年)八月,将陈新甲凌迟处死。 崇祯帝在国难当头时重用太监,李自成军队攻打广宁门时,监城太监曹化淳开门投降,图为广宁门旧影 唐太宗说:用功不如用过。崇祯帝如有唐太宗的大度与胸怀,对王洽、袁崇焕、陈新甲等,不仅能用其功,而且能用其过,那么,大明江山会是另一番局面,至少不会由自己演出“末日疯狂”的悲剧。 乾清三悲(下) 灭亡之前多疯狂,疯狂之后必灭亡。崇祯帝在灭亡之前,表现了末日的疯狂。 中国的政治舞台,在崇祯十七年(1644年),主要有三股军事、政治势力:第一股是以朱由检为代表的大明,第二股是以多尔衮为代表的大清,第三股是以李自成为代表的大顺(还有大西)。清朝自努尔哈赤建立后金,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代六十年的集聚,不仅建立八旗军队,而且建立清朝政权。特别是皇太极时期,关外军队先后六次,破墙入塞,骚扰中原,明朝政权受到极为沉重的打击。西北农民军揭竿而起,几乎同崇祯帝纠缠了十六年。大明、大清、大顺三股军事、政治势力,到甲申年,也就是崇祯十七年(1644年),进行了一场决定中国历史命运的大决战。在大明、大清、大顺三角势力决战的关键时刻,在明清之际的舞台上,崇祯皇帝的表演——不是智慧,而是愚昧;不是战斗,而是虚弱;不是镇定,而是焦躁;不是理智,而是疯狂。 一杀皇后。崇祯十七年(1644年)三月十八日天蒙蒙亮,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广安门。崇祯帝见局势危殆,对周皇后说:“大势去矣!”周后跪下磕头说:“妾事陛下十有八年,卒不听一语,至有今日。”这时,周皇后边抚慰皇太子和两个儿子,边恸哭。她派太监将儿子送出宫。这时,崇祯帝命令周皇后自裁。周后回到北屋,也就是坤宁宫,哭泣着,关上门。一会儿,宫女出来奏报:“皇后领旨!”就是大明崇祯帝的周皇后自杀了! 二杀贵妃。崇祯帝逼周皇后自杀后,又逼宠爱的袁贵妃自杀。袁贵妃被逼无奈,上吊自杀,但绳子断了。她初虽断气,一会儿苏醒过来。崇祯帝见袁贵妃没死,挥剑砍到她的肩上,袁贵妃惨遭宠爱自己的皇帝夫君砍伤。崇祯帝又挥剑砍他的数位妃嫔,有的被砍死,有的被砍伤。 三杀公主。崇祯帝怎样对待公主呢?他有六个女儿,此前已经死去四位,此时还有两位公主。这两位公主,一位是长平公主,十六岁,已经与周显订婚,本来要结婚,因北京告警,就暂缓婚期。这天,崇祯帝砍死袁贵妃、砍伤妃嫔后,提着宝剑,来到长平公主居住的寿宁宫。长平公主听说城已陷落,皇后上吊自杀,自己正惊恐万状、六神无主的时候,皇父来到宫里,急忙牵拉皇父的衣服,哭哭啼啼,哀求庇护。崇祯皇帝没有安慰一句女儿,反倒无情地说:“汝何故生我家!”对一个十六虚岁,不懂世事的女孩来说,是何等的无情!你崇祯皇帝是长平公主的生身父亲,没有父亲之因,焉有女儿之果?崇祯皇帝不等女儿回答,便举剑砍向长平公主的肩膀。一剑挥去,砍断左臂。可怜长平公主,连惊带吓,出血过多,昏睡五天。清顺治帝进京,长平公主请求出家为尼,清帝不许!命周显仍娶公主,并赐给土地、府邸、车马、金钱等。公主因父母已亡,自己断臂,惊恐未定,忧惧生病,一年后病死。(《明史·公主传》卷一百二十一)另一位是昭仁公主,住在昭仁殿。崇祯帝来到殿中,又挥剑砍向这位可怜的小昭仁公主! 崇祯帝有七个儿子,早殇四人,另三人:明亡时长子十六岁,三子、四子都不知所终。太子的下落,一说城破后被李自成军捉住,李自成撤退时逃出,不知所终。 覆巢之下,岂有完卵。明亡,自大学士范景文以下死者数十人。而宫人的命运更为悲惨。魏氏,见大军入宫,大声呼喊:“我辈必遭贼污,有志者早为计。”遂跃入御河而死,从死者一二百人。宫女费氏,年十六,自投井。被捞出,见其姿容美丽,互相夺抢。费氏欺骗说:“我是长公主!”李自成命太监来验看,证明不是。于是,李自成将她赏给将校罗某人。费氏又欺骗罗某人说:“我是天潢贵胄,将军应隆重婚娶成礼。”罗某人很高兴,置酒欢饮,喝得酩酊大醉。费氏怀揣利刃,直刺罗某人。罗某人断喉而死。费氏也自刎死。 最后自杀。崇祯十七年(1644年)三月十九日,天昧爽,内城陷。崇祯帝在万岁山(今景山),自缢而死,太监王承恩从死。崇祯帝御书衣襟曰:“朕凉德藐躬,上干天咎,然皆诸臣误朕。朕死无面目见祖宗,自去冠冕,以发覆面。” 崇祯帝演出了历史悲剧——丢了大明江山,成为亡国之君。这既是崇祯的悲剧,也是明朝的悲剧。崇祯帝临死冥顽不悟:明灭亡之因,“皆诸臣误朕”。果真是这样吗?七十岁的文渊阁大学士成基命,为了大明江山,或痛哭伏宫外,或长跪会极门,自辰至酉,达十小时,崇祯帝仍不听谏,一意孤行。 崇祯帝最后正如西方谚语所说:上帝要谁灭亡,就先让他疯狂。 崇祯帝在万岁山(今景山)自杀,他在遗书里把国破城亡的责任都推给了大臣 -------------------- 小说下载尽在http://www.bookben.cn - 手机访问 m.bookben.cn--书本网【lvlv】整理 附:【本作品来自互联网,本人不做任何负责】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!